【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宋疃镇:产业扶贫多点发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贫如王屋太行山, 不移此山誓不还。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宋疃镇秉持“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准则,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合理利用扶贫资金,通过集中和分散扶贫项目,焕发产业扶贫新动力,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育肥牛代养让困难群众在家就能得收益
宋疃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7人,其中因病、因缺劳动力致贫人员在总户数和总人数中的占比均超过80%。如何保障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摆在扶贫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2018年6月,经过实地察、勤沟通、专业评等前期工作,宋疃镇和安徽木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产业扶贫项目合作。
该扶贫项目采用育肥牛代养资产收益运营模式,由宋疃镇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安徽木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病控及市场风险,经市场调研约定每头收益约0.25万元,公司和镇政府双方各按50%收益,宋疃镇将资产收益分配给全镇无劳动能力或者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宋疃镇投入育肥牛代养专项扶贫资金380万元,代养肥牛300余头。2019年为71户、19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发放资产收益38万元。
家庭养殖激活脱贫“造血”机制
“这些年通过养殖鸽子,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精神头也越来越好,真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黄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沈铁华一边喂鸽子,一边高兴说到。
2015年,因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沈铁华被列为黄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在帮助沈铁华申请低保的同时,宋疃镇对其进行“私人订制”,通过养殖技术培训、购买种鸽、提供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沈铁华养殖鸽子200余只,经济收入达到脱贫标准,实现顺利脱贫。2019年春,兔子销售市场火爆,沈铁华思忖再三,决定扩大养殖种类和规模,从单一的鸽子养殖发展为“鸽子+兔子”双养殖的发展模式。2020年4月,沈铁华养殖的230余只鸽子顺利出栏的同时,110只兔子也成功育种。依靠养殖,沈铁华年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双养殖”也是“双丰收”。
特色种植助力脱贫成果长效保持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宋疃镇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贫困的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实现脱贫又致富,宋疃镇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让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
阳春三月,占地45.6亩的黄营扶贫灵枣园正式启动,2400余棵枣树迎风挺立。黄营扶贫灵枣园通过集体种植、统一发包的形式运营,每年将为困难群众带去约40万元的经济收入,是群众口中实实在在的“生态树”“脱贫树”。
在费寨村,政府出资26万余元建设扶贫草莓园也在如火如荼的经营。因草莓种植的技术性强、专业性高,扶贫草莓园统一发包给种植能手种植。困难群众获得租金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优先选择到扶贫草莓园务工。“最近是草莓销售旺季,每天我负责这两个大棚的草莓采摘任务,每天收入60元,除去休息时间,一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呢。”费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大亮指着不远处的两个草莓棚说到。
除去特色农产品种植,宋疃镇还设立农业生产补贴产业扶贫项目,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按照实际耕种面积,每亩每年补贴农业种植支出500元,2019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129495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宋疃镇将持续聚焦脱贫攻坚,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重点推动增收产业到村到户,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