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衔接资金项目计划

2024-07-29 10:04作者:宋疃镇来源: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实施地点

时间进度

责任单位

行业主管部门

建设任务

资金规模

筹资方式

受益对象

绩效目标

群众参与和联农带农机制

备注

衔接资金

其他资金

1

产业发展

烈山镇蒋疃社区金银花种植项目

续建

烈山镇蒋疃社区

2024.12

烈山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流转土地300亩,建设灌溉设施,道路修建、购置树苗

300

50(省级)

250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其他村民

增加村集体≥1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20人,其中带动监测对象就业≥2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发展经济,增加监测户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2

产业发展

凤凰社区智慧综合体

新建

烈山镇凤凰社区

2025.02

烈山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建设智慧广场,包括餐饮美食街、菜市场、红白喜事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

1300

400

900

社区集体和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社区居民

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带动就业≥10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2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监测户收入,带动居民就业

3

产业发展

芦笋+金蝉种植示范园

新建

宋疃镇马场社区

2024.12

宋疃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新建7.5米宽大棚51个,8.0米宽大棚66个,合计面积74950平方米,碎石道路10000平方米,商硂道路1200平方米

317

100

217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其他村民

增加村集体≥1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5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3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发展经济,增加监测户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4

产业项目

宋疃社区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

宋疃镇宋疃社区

2024.12

宋疃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在宋疃社区宋东组租用土地30亩,新建恒温香菇大棚16

388

300

88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社区居民

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带动就业≥3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5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监测户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5

产业发展

烈山区乡村振兴古饶镇新风小区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工程

新建

古饶镇赵楼社区、平山社区

2024.12

古饶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4800平方米建筑

600

400

200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其他村民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5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5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附近群众50余人就业,增加监测户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20

6

产业发展

烈山镇南庄村服装加工车间

新建

烈山镇南庄村

2024.12

烈山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占地2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厂房、水电管网及路面硬化

300

300

0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其他村民

增加村集体≥8万元,带动就业人数≥5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3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发展经济,增加监测户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7

产业发展

商业综合体

新建

古饶镇赵楼社区

2024.12

古饶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800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建筑

200

200

0

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其他村民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带动就业人数≥30人,其中带动监测户就业≥2人,项目完成及时率99%,受益人口满意率≥99%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附近群众30余人就业,增加监测户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5

8

乡村建设类

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社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

新建

榴园社区

2025.12

烈山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①推进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18户,其中塔山自然村10户、小刘庄8户;新建公厕两座。
②开展全域水域水体清洁治理行动,其中宋庄自然村整治坑塘2处,约250平方米;赵庄自然村整治坑塘1处,约100平方米。
③实施全域道路入户工程,建设道路2500米,其中宋庄自然村1500米,塔山自然村1000米。
④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小刘庄铺设污水管网1000米。
⑤实施社区全域亮化工程,增设路灯400盏,其中宋庄自然村200盏、赵庄自然村100盏、塔山自然村80盏、小刘庄自然村20盏。
⑥开展社区全域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雷电防护能力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场所增设避雷设施3套。

1800

500

1300

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2500米,安装路灯≥400盏,铺设污水管网≥1000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

9

乡村建设类

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

新建

黄营村

2025.12

宋疃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①汪家自然村1处水塘清淤复绿200㎡;②在汪家、马家、赵楼、李庄、后李自然村敷设污水管网13800m;③全村开展“四旁绿化”和“五小园”种植,推广使用乡土树种、乡土花草,开展生态修复,实现村庄主要道路两旁无裸露黄土,绿化总面积约15000㎡;④通村道路黑化11000㎡,对所有自然村内入户道路实现全面硬化,硬化总规模约13000㎡;⑤对村域内26栋彩钢瓦建筑屋顶进行整治;⑥村委会、黄营小学、幼儿园和“黄营石楼”等公共设施场所增设避雷设施8套。

2100

500

1600

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10000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通过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

10

乡村建设类

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和村社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

新建

和村社区

2025.12

宋疃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1.开展全域彩钢瓦房屋规范治理:治理彩钢瓦房屋62户。2.开展村庄绿化美化
开展社区全域绿化美化行动,加强各自然村主要出入口景观小品建设。
3.
实施全域水域水体清洁治理行动
其中,前张自然村整治水域3处,约700㎡;李圩自然村整治水域3处,约600㎡;小山自然村整治水域4处,约500㎡;赵圩自然村整治水域1处,约600㎡;相庄自然村整治水域2处,约300㎡,丰山自然村整治水域1处,约300㎡,会楼自然村整治水域1处,约600㎡。
4.
实施全域道路提升工程:开展全域通村道路黑化,建设黑化道路9000㎡。实施全域道路入户工程,建设道路16600㎡。
5.
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铺设污水管网12000米。

2100

500

1600

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1500平方米,整治水域面积≥3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10000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

11

乡村建设类

2023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田窝中心村

新建

南庄村

2024.12

烈山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本项目为烈山区2023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田窝中心村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南庄村田窝自然村,主要包括沥青道路、片石巷道、混凝土道路、房屋风貌改造、景观、绿化、污水管、排水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新建公共厕所1座、新建板桥梁1座等内容。

680

100

580

田窝中心村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2000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

12

乡村建设类

2023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大赵滩中心村

新建

费寨村

2024.12

宋疃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本项目为烈山区2023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大赵滩中心村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大赵滩中心村,主要包括新建绿化景观工程,整理绿化用地4121m,栽植花木、坑塘治理、排水等。

751

100

651

大赵滩中心村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5000米,整治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

13

乡村建设类

古饶镇山南行政村小秦家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新建

古饶镇山南村小秦庄

2024.12

古饶镇人民政府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

525

100

425

小秦家中心村全体村民

道路硬化≥3500平方米,整治水域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2000米,项目完成及时率98%,受益人口满意度≥99%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出行,改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