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工作方案

2020-04-10 14:59来源:烈山区教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体卫〔2020〕9号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淮师大附属中小学: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推迟学生返校,自2020年3月2日起,全面启动普通中小学线上开学工作,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开学返校工作,现将《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3月12日


附件:


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工作方案


为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教育系统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春季学期顺利开学、教育教学工作平稳运行,淮北市教育局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开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责任,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开学时间

受疫情影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推迟学生返校。自2020年3月2日起,全市中职学校、普通中小学将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线上开学,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线上教学到具备返校条件后终止,具体返校时间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三、返校前工作

(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建立健康信息台账,补充完善“一人一表”,分类梳理教职员工和学生信息,全面覆盖、精准把握疫情风险。加强信息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不迟报、漏报、瞒报。加强督查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各地各校疫情排查、校园消毒、物资保障等执行到位。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全面排查校园所有进出通道,教职员工和学生未经允许一律不得提前返校,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强化对校内各场所的消毒、通风,坚持使用过后迅速消毒,对校门、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加强监管。中职学校依据“市级统筹、属地管理”原则,全方位布置疫情防控工作,正式开学前一律不得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可利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或适当调整实习考核要求等妥善解决问题。

(二)制定开学学生返校工作方案

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开学工作要求及属地卫生防疫部门的防控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开学学生返校工作方案,报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有序实施开学工作。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三)组织开展在线学习

各县区教育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调广电、网络等部门,基教、电教、教研等科室协同开展工作,确保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学生。各学校要通过组织收看电视教育专用频道或网络IPTV点播、利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下载视频课程等方式进一步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及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工作。教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四)加强健康教育引导

加强对各学校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教育,做到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避免到通风不畅、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学会正确戴口罩、洗手和“咳嗽礼仪”,食物要洗净煮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毒粪口传播,如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学校并及时就诊。教育学生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活动。引导师生员工理性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师生员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情防控工作,理解和支持政府、学校各项应对措施。学校要做好师生的学习和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要特别关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外地返乡学生和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状况。

(五)落实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对公共活动场所如食堂、办公室等要及时消毒,经常开窗通风,确保次数和时长。室内公共场所要尽量减少使用,做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垃圾收容器要定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强化食堂安全管理,增强后勤保障人员疫情防控意识,确保学校食堂卫生、清洁干净。检查隔离室的设置情况,完善相应的疫情设施设备,完成消毒处理。组织开展疫情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到位。

(六)加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加强防控物资保障,确保储备充足,备足备齐疫情必需的消毒工具、清洗液、体温测试仪、防护口罩等防控物资(附件6)。在医疗机构指导下,辟出专门场地作为隔离室(附件4)。配备疫情防控人员,加强疫情防控设施管理,确保运行正常。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完善厕所、洗手场所等场所的设施(附件5),配备洗手皂液等物品,满足师生洗手的需求;保障学校饮用水及洗手用水的水质达到卫生标准;落实空调使用规定。发现问题隐患逐一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

(七)做好返校师生健康申报核查

建立开学前返校师生健康自我管理和健康申报核查制度(附件2)。全面覆盖、精准掌握每位师生员工(含外聘、外派人员和保安等第三方人员,下同)假期去向,向全校师生员工发放《告知书》,告知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建立外出、有重点疫区接触史及身体不适师生员工信息台账,落实外地返淮人员“一人一表”登记制度,并督促其做好相关报告和隔离工作。对隔离观察、疑似和确诊的师生员工,要加强联系,掌握情况,注重心理疏导和服务保障。

四、返校当日工作

(一)开展师生入校健康检查

返校当日,要指定校园出入口,错时安排学生报到、入班。做好返校师生员工晨检、午检等健康监测和师生缺课追踪工作。进入校园人员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非特殊原因,学生家长及亲属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也可提前核查到校人员健康状况,杜绝有疾病、有接触史及隔离未满14天师生到校,一旦发现疑似疫情,立即上报、送医、消毒和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做好值班值守、突发应急处理等工作。

(二)强化校园消毒及通风管理

各学校要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要点见附件3),特别做好食堂、宿舍、办公室、厕所、电梯、实验室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卫生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要做好厕所的卫生消毒工作,要减少室内公共场所的使用,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要坚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寄宿制学校浴室要分时段、分批次开放,每使用一个批次全面消毒一次。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设立口罩专用回收箱,定时消毒清理并交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理。

(三)精心上好“开学第一课”

以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防控、春季传染病防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宣传为重点,精心准备并上好开学第一课。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开学前线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学生在疫情结束之前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评比、竞赛和表演等活动。

(四)加强分类管控返校师生

对于因疫情防控原因未能按时返校的师生,要加强分类管控。学校要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好登记报告工作,要提前安排师生网上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师生返校。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统筹协调,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校内服务人员应向校方报备并固定,数量降至最低保障量,在校期间自觉履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

(五)做好疫情突发应急处置

落实疫情突发应急事件预案,包括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内容。对新出现的疫情要及时上报,对密切接触者要进行隔离观察。配足、配齐学校设置的隔离观察室设施设备,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对口处置疫情突发事件,防止疫情蔓延。

(六)强化食堂就餐和住宿管理

加强学校食堂就餐管理。就餐师生分段错峰进入食堂,在国家宣布疫情结束之前所有人员要佩戴口罩。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到食堂购餐,距离大于1米,就餐人员自备饭盒,分餐进食,学生就餐时同方向就坐,避免面对面就坐,避免人员密集。提倡返回教室或办公室就餐,也可以分餐配送,减少师生流动聚集。餐厅每次用餐后消毒1次,重点对餐桌椅、餐具用品进行高温消毒。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监管,确保所用食材新鲜、清洗干净,生食和熟食用品严禁混用,严禁肉类生食,餐厨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强化校园住宿管理。师生出入宿舍必须持有相关证件并进行体温检测、填表登记。做好师生每日住宿情况的登记,严禁校外人员留宿学生宿舍,做好宿舍防护,强化宿管员责任,落实卫生清洁、消毒、通风工作方案,设置巡查负责人,明确巡查责任,做好应急情况处理,宿管员与班主任老师要及时通报信息,确保住宿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七)有序进行错峰放学

各学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规定不同年级放学不同时间,错时、错峰、分批、分次安排学生离校,疏通师生通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轮流值守,有序安排,分散人员,在国家宣布疫情结束之前要求家长在校门外指定地点带口罩接走学生,避免家长进入校园和教室,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做好联防联控,确保师生放学安全。

五、返校后常规工作

(一)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制度

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预案。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班级、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各个网格明确一个管理人员,构筑群防群治、自防自控严密防线,确保防控工作无疏漏。落实动态监测制度,严格晨午检制度,做好缺课师生及缺课原因的登记、统计和追踪工作,确定专门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严格规范疫情处置,对有不适症状的要第一时间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依规进行妥善处置,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点开展消毒、疫情调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落实常规报告制度,确保不迟报、漏报、瞒报。认真落实环境消毒、物资保障等制度。

(二)严格控制聚集活动

各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群体性活动,尽量控制参与人数、缩短活动时间。在班级举行开学仪式、升国旗仪式;上课时原则上不关闭门窗,课间学生不在教室内、走廊内聚集;严格实行错时、错峰上学、放学;有序组织住校生食堂就餐、尽可能带回教室用餐,有序组织学生在寝室住宿;减少校内走班教学频次和示范课观摩活动。严格压缩各类会议规模、数量和频次;一律暂缓跨校、跨地区人员聚集性活动,一律暂缓到重点疫情防控地区参加活动。幼儿园根据园舍条件合理制定幼儿分时分批分区域户外活动办法,既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又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三)规范教育教学管理

有效实施教育教学。开齐开足课程,保证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不少于30分钟,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园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不组织开展聚集性教学和教研活动,倡导网络教研,可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开展校本和校际间教研活动。

(四)建立家校联动管理机制

持续开展家校共育,健全家校联动机制。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网格化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课堂、广播、微信、家长群等多种形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告知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在国家宣布疫情结束之前督促家长和学生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好自身防护,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凡是有发烧、咳漱等不适症状,提前告知学校,不得到校上课。学校要及时对未到校师生跟踪了解情况,给与关心关爱。

(五)强化校园疫情安全管理

加强校园卫生管理。每日对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室、实验室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清扫与消毒,做好自我卫生管理。洗手场所要确保维护方便、通风通电通水排水良好并设有足够的等候区域,引导师生勤洗手,要专人落实每日洗手要求,配置洗手液、肥皂等,定时对地面、墙壁、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严格对所有进出校园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在国家宣布疫情结束之前禁止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严禁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内家属区住户进入校园。疫情防控期间,一律暂停校园场地对外开放,一律不举办与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员工安全。

(六)严格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各学校要分类梳理教职员工和学生信息,建立台账。认真排查师生寒假期间外出情况、与湖北来淮人员和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情况,各年级、班主任每日负责补充完善“一人一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登记全覆盖。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严格落实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各学校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全面落实具体工作(参见附件1)。责任到人,负责校园消毒、体温检测、疫情安全防护、疫情后勤保障、教学工作安排、常规教学督查等工作。

(二)完善制度,落实方案。各学校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开学工作方案、师生返校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分工,保障开学后教育教学秩序正常,同时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三)家校协同,各尽职责。各地各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共同做好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齐心协力,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四)突出实效,强化督导。各地各校要踏实工作,务求实效。各级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加大专项督导,对政策落实不力者严加追究。

附件:

1.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流程图

2.返校师生健康申报核查表

3.学校常用消毒技术要点

4.学校隔离观察室基本要求

5.学校厕所管理基本要求

6.学校新冠肺炎防护用品清单


附件1

淮北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返校流程图

开学前2周

开学当天

开学后

学  生

均衡饮食,作息规律

注意卫生,减少出门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线上学习,提高效率

远离传染源,不参加校外培训

外出必戴口罩,配合查验

同学不聚集,防交叉感染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适时增减衣服

喝开水,吃熟食,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不聚集聊天,防交叉感染

有病及时治疗,每日自测体温,完成健康日志

家  长

疫情汇报,落实排查

环境清洁,开窗通风

健康教育,引导学生

协助学校开展线上学习

消除恐慌,理性应对

接送学生不乘公共交通

每日进行健康体检,外出有防护

在学校指定的校外区域接送学生

消除恐慌,理性应对,落实排查

接送学生不乘公共交通

健康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每日上报学生个人健康状况

班主任

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利用公众号、家长群、钉钉等载体,及时向家长推送疫情防控知识。

组织线上教学

开学健康教育第一课

未到校学生原因及登记报告

落实体温监测

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加强教室和宿舍开窗通风

落实早、中、晚体温监测

组织住宿学生落实防控措施

学   校

强化制度,防患未然

心理疏导,积极应对

筹备物资,清洁消毒

线上教学,课程准备

设置隔离区域,专人负责

防控物资供应

环境卫生整治

舆情监测,狠抓校园管控

错时上下学,入校查验体温

教育引导,组织疫情排查

坚持值班制度,密切监控校园

正确宣传疫情,每日报告制度

加强舆情监测,狠抓校园管控

落实防控预案,开展健康教育

全面消毒与预防相接合


附件2

返校师生健康申报核查表

学校                                          日期

姓名

所在年级、班级

家庭住址

联系方式

近期

个人

情况

1、居住小区(或周边)有无疫情:        (有或无)

2、近14天有无去过湖北(武汉)等地:      (有或无)

3、近14天有无到过市外:                  (有或无)

4、近14天有无接接触疫区来人或本市患者及医学观察者

(有或无)

个人

健康

情况

1、 近14天个人体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近14天有无咳嗽、胸闷、四肢无力等情况,如有说明原因:

家庭成员健康情况

学校意见

注:

1、每位师生如实填写本表并于开学前提交学校;

2、学校审核后通知是否师生返校;

3、此表学校存入疫情防控工作档案。

附件3

学校常用消毒技术要点

一、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天定期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场所进行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二、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师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三、卫生洁具的清洁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四、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五、厕所的清洁消毒。保证下水道畅通,定期对地面、四周墙壁、门窗、壁隔断板等进行雾化消毒。

六、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立专用口罩回收垃圾箱,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附件4

学校隔离观察室基本要求

一、隔离观察室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儿童(学生)易到达的场所,采光和通风良好,不与其他室内区域有空气流通,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要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观察区域。

二、隔离观察室要配备相应的医用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及消杀用品。

三、隔离观察室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同一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不同病种的病例。隔离室工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健康防护、消毒知识等专业方面的业务培训,掌握应急处理技能,严格控制隔离观察室内、外的工作人员,减少交叉感染机率。

四、隔离观察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隔离观察室进行规范消毒处理;隔离观察室内儿童(学生)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健人员需对隔离观察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附件5

学校厕所管理基本要求

一、学校厕所要有环境保护措施和必要的保洁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完整无破损,师生使用安全舒适。

二、落实厕所保洁措施,地面及时清洗,定期消毒、四周墙壁、门窗、壁隔断板整洁无乱涂乱画污迹,有适当的照明。

三、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如厕习惯,保持厕所清洁。厕所便器及时清洁或无粪迹、尿迹、痰迹和蝇、蛆等其他污物。

四、厕所室内空气流通,基本无臭气,设施和工具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五、及时清理化粪池的粪渣,粪池盖板和出粪口经常维护,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

六、厕所卫生责任区内要绿化、美化,环境整洁卫生。

附件:6

学校新冠肺炎防护用品清单

物品类型

名    称

体温监测用品

体温计(水银温度计/额温枪/红外体温探测器)

个人防护用品

医用外科口罩

乳胶手套

工作服

鞋套

校医院/卫生室防护用品

医用防护服

N95医用防护口罩(如:3M9132/1860)

护目镜

隔离衣

一次性鞋套

一次性帽子

医疗垃圾袋和医疗垃圾桶

空气消毒用品

气溶胶喷雾器(高配)

6%过氧化氢消毒液或15%过氧乙酸消毒液或二氧化氯消毒液

表面消毒用品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

75%乙醇消毒液

常量喷雾器

呕吐物、排泄物、消毒用品

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

手消毒用品

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