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饶镇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总结
2019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直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我镇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准发力,坚决打赢三大保卫战。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古饶镇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确定了大气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非煤矿山治理、非法石料加工、砖瓦窑厂治理、散乱污企业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各类违章建筑、镇内主干道绿化亮化工程等九方面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镇域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四有六无”标准。 一是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五控”工作举措,实施网格监管,精准治污。共清理物料堆场11家,清运棚改建筑废料6万吨,拆除非法塑料颗粒厂2家,依法取缔小型石料加工点6家,关停燃煤锅炉2家,拆除非法搅拌站2家,查处群众举报案件10起。实现午秋两季“零火点”目标。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及露天烧烤治理行动,先后摸查、登记店面100余处,责令整改店面40余处。二是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投资近100万元提升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500吨。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4家,非禁养区养殖场新建规模企业达2家,清理河道垃圾、固废垃圾及漂浮物近1000吨。今年新北沱河治理方面,为完成新北沱河水质断面考核目标任务,根据我镇实际制定《古饶镇新北沱河专项治理方案》,保障沱河流域沿线6个村(社区)每村每月投入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北沱河流域专项综合治理。镇村出动河道清淤船3条,组织人员170余人次,对新北沱河及邱家沟等支流累计清淤30余吨,拦河网15余条,清理河道长度累计达8公里,治理面积达22万平方米。区、镇、村三级联合执法查处河堤非法养殖户3家并进行依法取缔,镇环保站、城管队、河长制办公室以及沿岸村居志愿者参与河道巡查累计310余人次,依法处置非法捕鱼20余起。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修复战。加大对涉及土壤的重点企业、重点地块、重点领域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及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对农村各类固体垃圾清理力度,有效降低固废污染。做好土地修复,复耕物料堆场、砖瓦窑厂、山荒土地共计521亩,完成第十批次工矿废弃地治理项目。四是不遗余力推进户改厕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2500个户改厕工程全面完成,整改2018年户改厕731户,已基本完成。2019年,我镇共投资110万元,出动9千余人次,购置垃圾清运车8辆,清理垃圾1万余吨,开展全镇范围内工作考核测评4次,打赢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二、靶向突破,认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涉及我镇信访件1项。2018年木兰牧业受台风“温比亚”影响,造成内涝,废水影响周边农田、沟渠、鱼塘,现已给予受影响农户赔偿,完成清理、清淤,整改销号完毕。
三、健全体系,全面提升河流管理水平。我镇现有行洪河道4条(段),总长52.05公里,大沟29条,其中跨村大沟20条,长109.57公里、村内大沟9条,长19.8公里。跨村中沟3条,长17.4公里。湖、塘106座,面积506.26亩。河长制组织从2017年实施以来,紧紧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为目标”,力争实现“水清岸美”。一是加强河、警长制组织领导。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河长,分管副镇长任副总河长;派出所所长任警长,镇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任行洪河道镇级河长和跨村大、中沟镇级河长,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任所辖河道、大、中沟村级河长,先后出台了《古饶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和《古饶镇河长制工作问责与激励办法》(试行)等六项办法。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层层传递扎实。对全镇范围内所有河湖沟塘调查摸底、细致排查,镇级河长各司其职一线作战,村级河长为各村第一责任人;做到四个“一”,即“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沟)一长”、“一村一员”。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古饶镇河长制工作考核问责与激励办法,镇纪委跟踪督查。镇级河长包每条河流,每条跨村大中沟,村级河长包所辖河段、沟、塘。定期巡查河湖沟塘水域岸边有无违章建筑、乱搭乱建、违法养殖、污水排放以及水面水草和漂浮物,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及时制止及时打捞。及时更换河警长公示牌21块,对所有村(居)做到“三奖三惩”,即:奖好惩差、奖快惩慢、奖勤惩懒,切实增强了全镇上下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开展河道、大沟、湖塘的整治。按照“水清、岸绿、河(沟)岸边无水草漂浮物、无垃圾杂物丢弃、无污水排放”的标准,镇统一部署组织各村动用机械、人力,清理水域岸边垃圾、水面漂浮物、水草、渔网、渔具、抬网等,整治河道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章建筑,切实解决有害水草治理和水质净化问题。全镇共清理网箱1250个,拦河抬网47个,清理、拆除、收缴各类渔网渔具3500多件,动用河道专业清理船和挖掘机重点清理长福运河、新北沱河、邱家沟、蔡园沟等岸边、水面水草、水葫芦、垃圾、漂浮物6800余吨。查处涉河取土、电捕鱼等违法行为66起,拆除河道违建51处。
四、保质提效,着力推进林业治理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林长制改革部署,围绕林长制“五绿”任务,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我镇现有林地面积4.5万亩,经果林面积0.5万亩。构建了镇、村两级林长体系,共设立镇级级林长9人,村级林长38人。在主要河流、山场、主干道等主要林区树立镇、村级林长制公示牌,针对孤立古树和古树群,分别设立了管护人。完善了“一林一档一策一技一警一员”的“五个一”平台建设。基本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全域“增绿”。全面推进造林绿化,2019年新造林面积1800多亩,新植树木60多万株,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处,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精心“护绿”。紧盯“春节、清明节”等上坟祭祀的关键时期和高火险天气,加强森林防火,全镇无一例森林火灾发生;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积极开展地面防治,确保无大的林业病虫灾害发生。依法“管绿”。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申报审批制度,杜绝滥砍滥伐,无证采伐、违规征占用林地。各村指定一名护林员,加强对山场、河流等重点林地的日常巡护。科学“用绿”。发展林业经济,培育了秦楼桃、赵集晚秋黄梨、无絮杨等特色林业产业。推广“活绿”。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第一届赵集文化旅游丰收节、首届晚秋黄梨采摘节成功举办,古饶镇秦楼村“醉美桃花季 、生态古饶行”第四届桃花节成功举办,挖掘林业生态价值。
2020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基本情况。古饶镇造林绿化涉及20个村(居),全镇目前已完成村庄绿化植树5.8万棵,村村通道路绿化57公里植树2.9万棵,成片造林面积180亩。造林树种体现了多样化、效益化、彩色化,有桃树、梨树、石榴、栾树、桂花等。主要举措。早谋划,早安排。2019年年底古饶镇党委政府即着手谋划2020年春季绿化工作,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和资金、技术支持,一方面安排各村居摸底要绿化的地块、村庄、路段,根据各村规划,制定了《古饶镇2020年造林绿化方案》。严把苗木关。安排考察组带领村居干部多方考察苗木市场,然后由村居自主选择品优价廉的苗木,在保证规格、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以最低的价格选择优质苗木。因地制宜。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小三园”建设,村旁路旁,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结合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周边造林树种选择国槐、柳树等乡土树种。结合特色树种优势,形成集聚效应。赵集、谷山及周边以种植黄梨为主,秦楼村及周边以种植桃树为主,草庙村及周边以种植石榴树为主。严格管护质量。植树造林“三分栽七分管”,村(社区)房前屋后苗木农户象征性配套少部分资金,树立农户对绿化树种“主人翁”责任感。着重做好对新植树木的管护,及时浇水、培土,保证新造林的成活率,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确保造林绿化成果。
下一步我镇将严格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好转。一是切实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下大功夫开展各项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继续加大物料堆场及非煤矿山周边的治理和整顿力度。着力开展“小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和农村燃煤锅炉的使用改造工作。提高秸秆、垃圾焚烧治理力度,减少大气污染。积极对接城乡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减少污水违规排放。严格落实新北沱河流域生态横向补偿制度,加大河流两岸涉及村居的督导力度,坚决打击污染河道、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注重生态环境修复,推动完成诸阳山治理项目。二是坚持治管并重,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全面推进河湖警长制,全面清理河内垃圾、漂浮物、杂草,全面清理乱占堤滩、乱耕乱种行为。计划维护、加固涵闸20座,疏浚丁庄沟、邱家沟段,疏浚新北沱河及左岸沿线的7条大中沟。三是继续坚持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加强对林长制实施情况和林长履职情况的督查。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实现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管理、保护、利用好森林资源。对新植树木加强管护,及时浇水、培土,保证新造林的成活率。四是持续提升环保工作实效。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强化考核问责,持续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违法行为监督检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聚力生态古饶建设,为美丽烈山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