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考期间防溺水的提示函

2024-06-12 11:07作者:古饶镇来源:古饶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办、各学校:

眼下高考已经结束,中考即将开始,在 6 月份考试月期 间,学校学生管理难度加大,也为防溺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加之当前高温天气持续预警、气候异常。眼下汛期将至,溺 水事故发生率也极大地增加,看不到、查不到、管不到的风 险隐患和突出问题仍然较多,如同利剑高悬,令我们寝食难 安。大家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 的孩子,层层明责负责尽责,时刻紧绷安全稳定之弦,以父 母之心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把这项工作作为良 心工程来安排、来部署、来推进,切实增强做好预防学生溺 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决遏制溺水事故。请 各镇办和各成员单位以及各学校,要按照《安徽省学校安全 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印发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的通 知》要求,逐级逐校、定人定点抓好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地。 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宣传教育要全覆盖。把防溺水教育向家庭和假期延伸,做到校内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期与假期无缝衔接、 有效对接,完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 保持宣传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未成年学生生 命安全的良好氛围。一要加强校内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校内 安全教育提醒制度,利用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节假日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提醒, 同时通过在校内张贴一批主题宣传画报、向家长推送一系列 防溺水安全提醒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和家长(监护人)的 警惕性和自觉性。二要强化救护技能培训。镇办和学校要把 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提 高学生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应急避险、自防互救能力;会同 应急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溺呛水自救、他救知识”宣传培训。 要开展师生及家长“共上一堂防溺水课”,制作播出防溺水 专题节目,帮助学生、群众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护常识。

(二)联防联控要全覆盖。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安全 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施救技能。 要继续实行包保责任制,教育部门班子成员包学校,学校班 子成员包年级,年级主任、班主任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特 别是在夏季、假期、周末和下午时段,加强对外来务工家庭 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学高 年级、初中男生等重点人群的帮包提醒。各班主任、教师要 认真落实学生请假、缺勤学生追踪报告、班级安全信息员等 制度。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微信群天天推等多种形式,督促家长落实监护责任,做好学生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离校时段的监护陪伴。自然资源、 农水等部门要督促水域管理主体单位在所有水域设立禁止 游泳、戏水警示标识,设置未成年人防溺水公示牌,标明水 域名称、责任单位、责任人、网格员、举报电话等内容。各 镇办作为水域管理主体要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力度,全力推 进智能化“技防”。应急管理部门要完善溺水事故应急处置 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或溺水事件,能够全力开展救援, 最大限度地减少溺亡事件。 各镇办要建立防溺水网格化管理制度,以村居(社区) 为单位,以社会治安网格为依托,按照住址相近的原则,组 建学生网格管理小组,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初中段及小学高 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要重点关注。网格长可由村委会 派任、管理,可由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家长 志愿者或老教师等担任。对监护人缺乏监护能力的,属地政 府或村委会要组织附近村民、志愿者等成立互助小组等群众 组织,加强相互帮扶和监督提醒。广电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 加强青少年儿童安全和防溺水公益广告宣传及警示教育。

(三)巡查防范要全覆盖。要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责 任划分,结合河(湖)长制确定每一片水域管理的主体责任 单位、责任人。巡查要紧盯“三个重点”做到全覆盖。重点时段:节假日、暑假期间和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一定要强 化包靠巡查,督促水域主体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根据水域面积合理设置巡查值守人数,加强日常巡 查,确保每一段、每一片水域都有巡查值守责任人,并做好巡查值守记录。重点人员:农村地区男生、留守儿童、5、6 年级学生、初中学生、其他无人照看的孩子。要特别关注农 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监护教育存在困难的 重点人群,采取干部包户等措施,加强防溺水教育和看管。 重点水域:距离村庄、社区和学校较近的水域,曾发生过溺 亡事故的水域。尤其是对农村河道、水库、塘坝、大口井等 危险水域,镇、街道要充分发挥镇村河(湖)长和包村民警 熟悉水域、熟悉地形、熟悉情况的优势,因地制宜设立专兼 职巡逻队伍,重点水域要开展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制止、 劝离游玩、戏水、游泳人员。

                                                                                                                       2024 年 6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