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醒】夏季面皮米皮消费提醒!
案例一
揭阳曾有11人因食用过期粿条(湿河粉)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
案例二
案例三
浙江金华曾有一家四口吃了久泡的黑木耳,导致3人中毒,1人死亡。
01
“毒王”是何物?
“毒王”就是恶名昭著的毒素“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来源于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
它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100℃的开水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可引起中毒,对人体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损害。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02
哪些食品和条件
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03
米酵菌酸中毒
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04
如何预防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一)选购面皮、米皮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面皮、米皮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现场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
(二)注意贮存时间并及时食用。面皮、米皮、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因此面皮、米皮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已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随意采食鲜银耳、鲜木耳。
(三)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要保持食物卫生,保证无异味,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即不得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05
不小心中毒了
怎么办?
如果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如在外就餐发生食物中毒,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举报,并保存好消费票据、就诊记录、体检报告等相关证据,以便执法部门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