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夯实生态修复举措,助力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烈山区紧盯生态环境质量在提高总体目标任务,推深做实田长制、水生态修复、巩固林长制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一是抓紧抓实生态修复措施落实。烈山区紧紧依托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设立村级田长制标识牌,选聘48名村级巡田员,并组织参加省级田长制巡查系统培训;2022年以来,完成了80%的农田整治任务;河道与湿地整治完成10公里,占任务的15.4%;完成造林1500亩,新建区级义务植树点1个,镇级义务植树点3个,义务植树80万株,完成退化林修复3500亩、省级封山育林10000亩、省级森林抚育4000亩,全部完成年度造林任务,同时做好“护绿”、“活绿”工作。
二是推深做实地质环境治理。烈山区科学规划,有序开展了三五山土地综合整治、蹇山土地复垦和泉山采石宕口修复等一系列治理举措。截止日前,已完成三五山的削坡、挖填、整平等土石方施工,总体完成约32%工程量;蹇山土地复垦工程总体完成90%左右;泉山采石宕口灾害治理、山体复绿、景观提升等工程全部完工;秦楼、王店、太山、新村试点项目已完成复垦验收。
三是努力破解环境质量提升瓶颈。烈山区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各单位力戒浮躁心理、畏首畏尾,要紧盯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以问题为着力点,下真功夫、想真办法,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多管齐下,迎难而上,难中求成,要敢于放下“包袱”,努力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