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任楼办事处 > 安全生产 > 应急管理

任楼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023-02-07 09:09作者:任楼街道办事处来源:任楼办事处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及时高效有序开展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辖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要求,结合任楼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1、任楼街道辖一个西园社区,社区以主干道分为东西两村,现有人口10000多人,其中常驻人口7000多人,外来人口200多人。低保困难家庭9户。

2、 境内池塘(人工湖)1口,小溪(白杨河)1条,桥2座。

二、灾害隐患

如发生地震、火灾、洪涝和其他突发性事件,境内需转移安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紧急避难场所概况及应急疏散路线:

(一)、紧急避难场所概况

任楼街道有1个集中安置场所,学校操场避难场所(适用于地震、洪涝灾害等恶劣灾害情况的紧急避难场所)

面      积:8000平方米

可安置人数:10000人

(二)居民应急疏散路线:

任楼街道西园社区居民就近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难场所

避灾安置场所建立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标、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避灾安置场所的,在警务室的统一指挥下集中前往。

2、需转移安置到避灾安置场所的。沿社区内安全道路集中组织转移。

四、设立小组及分工职责

设立协调指挥、预警预报、隐患排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医疗救护小组及分工

(一)协调指挥组

指挥组由街道及社区主要党员领导干部和灾害信息员组成,指挥位置设在社区办公室。

指挥组组长:由街道办主任顾磊担任,负责全社区的救灾指挥协调工作;副组长由社区主任赵太红担任,协助组长指挥救灾工作。

组成人员的分工:

张彬负责东村。成员:赵彤、张兰云、刘云等。

顾磊负责西村。成员:李婷、汪慧、郑雨晴等。

冯丹丹为灾害信息员,负责灾情统计上报等工作。

工作职责:

1、负责协调区救灾的各项工作。

2、负责灾害的警报传达、掌握灾情及时上报。

3、组织人员自救互救、抢险和安全巡查工作。

4、组织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5、负责救助款物的发放监督。

6、协调灾后重建和上级赋予其它工作。

(二)、预警预报组

组  长:冯丹丹(18325728160)

成  员:任洪燕、郭文娟

职  责:风险事件发生之后,负责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日常工作、生活正常开展,确保人群生命安全。

(三)、隐患排查组

组  长: 田兵(15656168159)

成  员:张兰云、董红娟

职  责:针对各类易发生的灾害,在社区定期开展灾害风险排查,列出隐患清单,制定脆弱人群清单。重点做好学校、医院、超市等隐患排查。

(四)、转移安置组

组  长:李存亮(15856180459) 

成  员:郑雨晴、张晔

职  责:负责确需集中安置的群众接收、统计汇总、安置以及生活安排,安置物资分发领取等秩序维护;安置点设置、水电供应及道路畅通。

(五)、物资保障组

组  长:汤志刚(13856184866) 

成  员:汪慧、王芹

职  责:在每年灾前、灾中、灾后对储备的救灾物资进行认真检查,抢险使用了储备的救灾物资后,应及时补充,超过规定储备年限的物资应及时更新。

(六)、信息报告组

组  长:赵太红(18155795007)

成  员: 刘云、程冬梅

职  责:发生灾害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紧急情况要报警,有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人员抢救。发生较大灾害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两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况按照相关规定逐级上报。

(七)、医疗救护组

组  长: 栾伟(13866885260)

成  员: 赵彤、李婷

职  责:对转移安置群众进行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疾病防控,要保证每个安置点有一名医生负责安置群众的健康安全维护,并对场地进行卫生检疫及定期消毒等。

五、预警

1、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2、当水灾或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3、上级下达命令实施按方案转移。

六、应急准备工作。

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疏散责任人、撤离路线及老弱病残人员的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应急工作,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早预防、零伤亡的工作实效。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信息台帐,进一步落实了应急机构联系方式,加强了应急管理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各项日常报表的按时上报工作,无一件次出现“错、漏、拖、瞒、差”情况发生。

(一)在居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和广播、网站、报刊等宣传媒体,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文化宣传场所,开展防灾减灾教育;重视加强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村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二)加强与民政、地震、人防、消防、公安、文化、卫生、教育、红十字会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骨干培训学习计划,组织居民、单位、幼儿园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培训,提高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社区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演练,提高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全体居民的素质,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利用适当时机进行灭火、防震、逃生自救等社区教灾减灾演练,使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熟悉掌握效灾减灾技能,提高自教保护能力。

(四) 各成员要组织储备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物资,确保抢险救灾工具、通讯工具的完好畅通。

七、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危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写《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数额等。

3、如有需重建倒房、危房。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八、信息传递

1、行政命令传递

街道→社区→居→户(自上而下)

通过行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短信、敲锣、口信等方式进行传递。

2、转移安置情况和灾情信息传递

户→居→社区→街道(自下而上)

转移安置情况、灾情汇总由社区灾害信息员上报至街道,同时上报应急救助需求。

九、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组织指挥到位

灾害发生后,社区指挥组人员要坚守岗位,了解一线灾情,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如交通通讯中断,应充分利用本社区资源,确保居民和财产安全。同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报告到街道。

2、预警信息传递到位

接到上级预警或本地可能发生灾害时。应立即采用一切手段向涉险区域居民发布信息。

3、事前告知演练到位

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使用“转移联系卡”等办法。让转移居民知道到哪里灾害安置,社区干部谁负责,联系方式、信号样式。每年组织2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转移群众生活保障到位

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要及时补充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任楼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