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织密织牢生态环境防护网,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2023年以来,烈山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整合资源、联动数据、深化应用,全面提升了辖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织密织牢生态环境防护网,全区防御生态环境风险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织密织牢部门联动网。2019年,配合市大气办完成辖区内42个大气微观站布点安装,烈山区选优配齐42名网格员,并加强业务培,对微观站点发现问题及时交由住建、农水、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及时处置,实现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实时监控和对突发问题的迅速处置。
二是织密织牢精准治污网。成立网格化工作队伍,构建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通过网格化平台对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测及网格员的及时调度,形成线上线下联勤联动制度,实现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闭环”监管。网格员通过网格化管理移动终端(APP)以自查或督察的形式上报环境污染事件,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创建全民共治的美好局面,让污染无处遁形。
三是织密织牢巡查报告网。定期调度镇(办)、经开区网格员污染源巡查任务,实行网格员自查事件上报情况排名考核制度,督促网格员开展辖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排查频次,仅2023年以来,全区环保网格员自查环境问题430余个,制定问题清单并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