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0年度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自评报告

2020-12-25 10:00作者:教育局来源:区教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皖教体[2015] 1号)等文件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年来,烈山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认真实施“校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全方位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区教育局组织专家对2020年度全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估,专家组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原则,现将自查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烈山区位于淮北市区东南部,辖烈山、宋疃、古饶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万人。全区现有各级各类68所,其中,公办中小学66所(小学49所,初中15所(含九年一贯制)、高完中1所、职高1所);民办中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2所)。

全区现有公民办中小学班级757个,其中,小学581个班,初中176个班,高中48个班。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4380人,其中小学学生15909人,初中学生6415人,普通高中学生1699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357人。目前,全区现有教师2099人,专职艺术教师71人(其中音乐教师36人,美术教师35人);音乐美术器材全部达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艺术课程,艺术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1.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艺术教师的师资配备,全区现有专职音乐教师36人,专职美术教师35人,较上一年增加了2人(其中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二是多层次开展艺术教师培训,举办区级艺术教师专项培训2次,共有6名省、市艺术工作者作了交流,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三是引进社会力量开展“文艺志愿者支教”活动,全年各中小学及乡村少年宫招聘12名艺术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志愿者到我区洪庄、淮选、蔡里、二实小、宋疃等乡村少年宫支教服务。

2.加强艺术经费投入。一是根据淮北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区艺术器材配备已实现全部达标;二是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艺术专用教室、场馆建设,活动开支、器材投入。

3.深入推进艺术课程改革。在确保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和学生共同爱好,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一批学校已初现鲜明特色:榴园小学依托当地举办“石榴文化节”,将石榴文化作为学校地方特色课程。洪庄小学为继承地方非遗文化,将剪纸手艺作为学校地方特色课程。还有淮选学校书法、儿童画。淮北七中的书法和舞蹈,实验中学的书法和国画,蔡里小学的孝文化等。部分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列入地方课程进行教学,并融入学校艺术活动中,充分体现学校艺术特色。

4.抓好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区更是加重了对艺术教育的力度,分校园美术、校园音乐、校园书法等分别确立了相应的提升方案,将艺术教育与文化立校、特色兴校有效结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多渠道解决师资为抓手,以校园艺术节为载体,强化机制改革,改进管理与评价方式,在区域内全面深化艺术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亮点特色上,强化了书法教育、乡土美术教育、器乐教学等工作,有效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短缺、设施设备落后、开课率不足等难题,整个艺术教育工作较之以前成效明显,全区6所学校创建成为淮北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区实验中学、淮选学校、区二实小、淮北七中、烈山一实、洪庄小学)。

5.抓好艺术特长生培养。今年我区艺术特长生参加高考人数160余人,其中音乐80余人,美术80余人,2020年秋起全区高中招艺术特长生近180名。

6.搭建活动平台展示学校艺术风采地域文化特色。一是举办烈山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全区学校班班参与的情况下,由各单位推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区级比赛,组织区级专项比赛一场,在区实验中学举办“烈山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并挑选精品节目在教育系统内展演。二是推荐部分节目参加淮北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在推荐的节目中20余人次获奖。

三、存在问题和改建措施

(一)存在问题

1.艺术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全区学校艺术器材配备已全部达标,但部分学校在艺术教育活动和艺术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个别学校艺术教室、功能室等仍然不足。不少学校艺术活动经费不足。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专职艺术教师总量不足,全区艺术教师虽然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但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缺口。全区艺术教师班额数和艺术教师的比例与国家标准的比值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全区音乐教师缺员80人,美术教师缺员78人。学校艺术课兼职情况较为突出,且多数兼职教师年龄偏大。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名优教师数量有限。艺术教师无市级研究课题,名优教师人数较少。

3.校际发展不均衡。一是个别学校对艺术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对艺术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个别学校存在“双课表”和艺术教师从事其它学科教学的现象。音乐美术课被挤占的问题较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项目发展比较薄弱,学校器乐教学种类单一,乐队数量少,质量不高。三是学生艺术社团数量较少。

4.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缺乏对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评价、监督机制,评价的层次仅局限于学校对既定目标的完成和活动取得的成绩,且评价结果在年终目标考核中所占权重较低。

(二)改进措施

1.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加大艺术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艺术教师培训,教科研经费投入,合理确定艺术教育在生均公用经费中所占的比例。

2.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制定全区艺术教师专业化培训方案,实行分层培训。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专业培训。二是定期组织教师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三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名优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加强艺术教育管理。一是加强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提高艺术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和学校艺术教育质量考评工作,探索开展艺术课程质量监测,建立教师评价机制。三是扶助薄弱项目。积极推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增加校园乐队数量,提高表演质量;积极探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特色艺术教育项目的衔接。四是进一步彰显地方艺术课程特色。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彰显学校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建设,开发和完善学校地方艺术特色校本教材,构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艺术课程。

烈山区教育局

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