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结果】烈山区教育局2022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烈山区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通知》和《安徽省教育厅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区2022年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烈山区位于淮北市区东南部,辖烈山、宋疃、古饶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2万人。全区现有各级各类67所,其中小学47所;初中18所(含九年一贯制);高中1所;职高1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全区现有公民办中小学班级807个,其中小学564个班;初中184个班;高中48个班。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3467人,其中小学学生16414人;初中学生7053人。普通高中学生1384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938人。目前,全区现有教职工2537人,其中专任教师2203人。专职艺术教师83人(其中音乐教师41人,美术教师42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器材全部达标,艺术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二、课程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艺术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艺术课。在确保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和学生共同爱好,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一批学校已初现鲜明特色:榴园小学依托当地举办“石榴文化节”,将石榴文化作为学校地方特色课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洪庄学校为继承地方非遗文化,将剪纸手艺作为学校地方特色课程。还有淮选学校书法、儿童画。淮北七中的书法和舞蹈,区实验中学的书法和国画,蔡里小学的孝文化等。部分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列入地方课程进行教学,并融入学校艺术活动中,充分体现学校艺术特色。
三、师资配备
一是加强艺术教师的师资配备,全区现有专职音乐教师41人,专职美术教师42人,较上一年增加了2人(美术教师2人)。二是多层次开展艺术教师培训,举办区级艺术教师专项培训3次,共有10名省、市艺术工作者作了交流,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三是引进社会力量开展“文艺志愿者支教”活动,全年各中小学及乡村少年宫招聘12名艺术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志愿者到我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洪庄学校、淮选学校、蔡里小学、区二实小、宋疃小学等乡村少年宫开展支教服务。
四、日常管理
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术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五、艺术教育投入
一是根据淮北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区艺术器材配备已实现全部达标;二是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艺术专用教室、场馆建设,活动开支、器材投入。
六、课外艺术活动
一是举办烈山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全区学校班班参与的情况下,由各单位推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区级比赛,组织区级专项比赛一场,在区实验中学举办“烈山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并挑选精品节目在教育系统内展演。二是推荐部分节目参加淮北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在推荐的节目中15人次获奖。
七、重点项目推进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区更是加重了对艺术教育的力度,分校园美术、校园音乐、校园书法等分别确立了相应的提升方案,将艺术教育与文化立校、特色兴校有效结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多渠道解决师资为抓手,以校园艺术节为载体,强化机制改革,改进管理与评价方式,在区域内全面深化艺术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亮点特色上,强化了书法教育、乡土美术教育、器乐教学等工作,有效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短缺、设施设备落后、开课率不足等难题,整个艺术教育工作较之以前成效明显,全区6所学校创建成为淮北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区实验中学、淮选学校、烈山区二实小、淮北七中、烈山区一实小、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洪庄学校)。
八、艺术素质测评
对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参与全市性艺术活动进行量化,量化结果直接计入学校督导评估。
烈山区教育局
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