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2023年度专项衔接资金项目事前绩效报告

2023-03-14 09:51作者:农林水利局来源: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地方政府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淮北市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组成评估小组,于20232月,对烈山2023年度专项衔接资金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估对象

(一)项目名称:2023年度专项衔接资金项目

      (二)项目绩效目标:

本项目属于衔接资金资产收益项目本项目投入后,可以用收益改善监测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监测户的收入,实现安居乐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1、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改善了监测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他们抵御致贫风险的能力。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约定年投资回报率5%,不仅帮助监测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区域苗圃产业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环境效益

烈山2023年度专项资金资产收益项目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从总体上分析,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且具长效显著性。

(三)项目资金构成:烈山区 2023年度区财政专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 500 万元。

    (四)项目概况:同安徽森禾彩化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发展古饶苗圃花卉产业园,约定年投资回报率5%,时间暂定两年,每年支付一次分红,期满归还本金。

二、事前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

(一)评估主要程序及评估人员组成

1、评估思路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主要针对项目的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筹资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与论证,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对比分析、因素分析、公众评判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

2、评估主要程序及评估人员组成

1)成立工作组

绩效评估涉及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及项目可行性,要求具有高水平的分析、判断技能。项目建设单位及时组建5人评估小组,人员构成:组长王汉忠(农水局副局长)、张启敬(正高级农艺师)、赵雪松(工程师)、朱希庆(经济师)、赵婵慕影(政协委员),评估小组充分考虑团队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团队成员包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工程造价、设计、财务、咨询等各个专业的人才。

2)编制评估工作方案

评估小组在调研、了解评估项目相关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拟订评估工作方案,并报上级审核。工作方案包括人员配置、时间安排、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步骤等内容。

3)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实施方案的核心。评估小组结合前期调研,根据项目绩效目标和特点,制定本次评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并就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内部审核论证。

4)分析评估阶段

评估小组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复核汇总、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按照设立的评估指标、标准、权重、方法实施评估,审查收集的资料,对项目进行赋分评估,并形成评估结论。

5)报告撰写

评估小组按照规定要求和文本格式撰写评估报告,并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完整、依据充分、分析透彻、结论准确、建议可行。

6)提交验收

评估报告初稿撰写完成后,就文本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内部审核,符合上报要求。

(二)评估原则

1、依据充分

事前绩效评估应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等为依据。在评估过程中,应收集足够的相关文件及翔实的佐证资料,为评估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支持。

2、科学规范

事前绩效评估应按照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

3、精简高效

事前绩效评估的重点是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和预算的准确性,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与现有审批、决策等程序的融合,简化流程和方法,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

(三)评估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

3、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

4、政府投资等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

5、其他依据。

(四)评估方式

1、专家咨询。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事前评估,对专业问题给予咨询建议及指导。

2、现场调研。通过查看政策和项目实施现场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为评估结论提供支撑。

3、召开座谈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工程造价、设计、财务、咨询等相关专业人员召开座谈会,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交流、征询意见。

(五)评估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为目标,加强成本核算,将全部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对比,评估项目投入价值。

2、对比分析法。将绩效目标与预期实施效果、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财政支出安排情况进行比较,对项目进行评估。

3、因素分析法。全面梳理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和实施效果的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绩效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对项目进行评估。

4、文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深入了解评估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相关观点或评估结论。

5、其他能为评估结论提供支撑的方法。

(六)评估主要内容

1、立项必要性

1)依据充分性

1、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改善了监测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他们抵御致贫风险的能力。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方

约定年投资回报率5%,不仅帮助监测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区域苗圃产业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环境效益

烈山2023年度专项资金资产收益项目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从总体上分析,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且具长效显著性。

2)需求明确性

本项目属于衔接资金资产收益项目本项目投入后,可以用收益改善监测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监测户的收入,实现安居乐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2、投入经济性

1)投入效益性

本项目的实施约定年投资回报率5%,不仅帮助监测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区域苗圃产业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2)投入有效性

项目财政投入测算依据充分,测算方法科学,投入成本与预期收益相匹配。

3、绩效目标合理性

1)绩效目标

短期目标:按时、安全、保质、保量顺利完成所有项目建设,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投资和消费、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中期目标: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淮北市烈山区未来发展和美丽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目标: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绩效目标合理性

绩效目标完善性,主要考察项目单位是否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绩效目标,便于从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考核。绩效目标明确性主要是指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明确,予以量化,便于考核。

4、项目可行性

1)实施方案可行性

近年来全国其他地区开展实施了众多同类型的资产收益项目,通过这些工程的探索和运行,对工程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经验,能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和建设要求。

目前,项目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依托优质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技术队伍,可根据项目建设需要,为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因此,本项目技术路线合理,与项目内容及绩效目标匹配;项目组织、进度安排合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得以有效保障。

2)实施风险可控性

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运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管理制度,确保本项目高效的运作。因此,项目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项目人员条件与项目有关并得以有效保障;实施管理制度、技术规程、标准健全、完善,能够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合理,措施完备,完成时限科学合理,通过招投标、工程监理、进度控制、质量检测等手段可以保证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基本可控。

(七)其他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

1、项目资产管理

当前项目资产权属清晰,不存在任何抵押或担保。在协议存续期间,定期对项目资产进行检查和盘点。项目资产不会进行任何抵押或担保等影响本项目权益的风险操作。

2、资金管理方案

建立起完善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组织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确保资金合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本项目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明确主管部门及职责,执行严格的流入管理和流出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

(八)总体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淮北市烈山区的经济发展,并且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项目建设条件具备,项目的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后续工程实施过程中须结合项目的具体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可取得较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是可行的;项目建设不会侵害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存在与宗教教义和民族习惯不相容的问题,对地方文化也无不良影响,无社会风险,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因此,项目立项定位准确,项目建设必要且可行,项目投资经济,绩效目标合理,实施方案可行,筹资合规,预期效益显著。绩效可实现性较强,实施方案基本有效,预期绩效具有可持续性,且资金投入风险基本可控。

综合评估,对该项目应“予以支持”

(九)绩效评估

经事前绩效评估,项目的实施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必要性充分,且具有可行性。根据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法,确定项目所要实现总体目标和绩效目标,详见附件一。

(十)评估人员签名

 


事前绩效目标表

项目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

淮北市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实施部门

淮北市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项目名称

烈山区2023年度专项衔接资金项目

项目属性

新增项目R  在建项目

项目起止时间

202212月~202412

项目立项依据和项目概况

 

项目绩效情况

项目预期目标

年收益率5%

确保目标实现的制度或措施

抽调专人成立内设管理机构,严格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实行政府监管、公众监督、合同管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绩效标准

项目管理

组织管理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成立专门项目部,负责项目策划、筹备、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等

财务管理

项目资金到位

100%

按时到位

实行专款专用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档案及信息管理

日常维护

信息化

大修档案

档案管理

95分以上

评价项目相关资料、合同等的归档整理,档案的完整性,及时性

项目产出

数量指标

完成2023年度所有专项资金投入

完成全部建

设内容

2023年度专项衔接资金500万元

 

资金拨付程序

完整合规

资金拨付审批严格;资金拨付手续完善;专人专岗,职责分明。

时效指标

项目实施时效性

协议约定资金投入2年,2年后收回本金

按时完成项目

成本指标

项目资金支出控制

100%

不超过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效果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群众对本项目的满意度

95%以上

95%以上

社会公众投诉情况

2%以下

投诉概率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