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结果】淮北市烈山区2022年学校体育工作自评结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近年来,烈山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认真实施“校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广泛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全方位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皖教评函【2014】79号《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省级评估抽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照《指标体系》各项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原则,区教育局于近期组织专家,对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烈山区位于淮北市区东南部,辖烈山、宋疃、古饶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2万人。全区现有各级各类67所,其中小学47所;初中18所(含九年一贯制);高中1所;职高1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全区现有公民办中小学班级807个,其中小学564个班;初中184个班;高中48个班。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3467人,其中小学学生16414人;初中学生7053人。普通高中学生1384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938人。目前,全区现有教职工2537人,其中专任教师2203人。专职体育教师91人名(高中13人、初中46人、小学32人),兼职体育教师60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体育课程,体育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全区体育器材达标学校共67所,达标比例100% 。
2022年度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中,全区各级各类67所学校评估结果为:优秀等次的30所,占45%;良好等次的30所,占45%;及格等次7所,占10%。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策引领,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
2.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为把“中央7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推进阳光体育,区教育局认真学习领会,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工夫,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区教育局由分管业务副局长负责分管学校体育工作,并配备专职体育教研员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分管领导一贯重视体育工作,经常召开分管校领导会议,布置体育工作,要求学校将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每学期都将体育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讨论研究。二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对区属各校进行一年两次的督导检查,采取不打招呼进学校、进课堂,把体育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落实到实处。三是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学校主阵地作用,提高学生健康和阳光运动意识。全区各校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开展了“我运动 我健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及主题队会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为了使体育教育开展的扎实有效,近年来区教育局相继制定了相应的常规体育管理制度,如《烈山区加强青少年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烈山区学校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烈山区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烈山区体育教学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
3.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督导考核。建立了区教育局对中心校,中心校对学校的层层目标绩效考核制度,重点突出对学校的考核,采取暗访、抽查和年度集中考核等方式进行,推动全区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1.加强全区体育师资配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配齐配足专兼职体育管理干部和体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聘请社会体育、业余体校专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体育教师。2022年,全区新增专职体育教师2人。
2.全面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一是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足球管理员、足球裁判员的培训,提高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2022年共培训体育骨干教师50余人,。二是举办了2022年烈山区中小学体育基本功大赛,全区学校30名优秀体育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优胜者代表烈山区参加了淮北市2022年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了好的成绩。通过比赛进一步促进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素质和体质技能素质的提升。
3.加强体育经费条件保障。烈山区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教育经费预算。2022年投入资金300万元为全区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地。目前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生均面积全部达标。近年全区学校用于体育器材、体育设施设备投入了500多万元,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配备并达到国家标准。每年用于各项体育比赛专项经费达100余万元。
(三)规范体育教育教学,丰富校园体育活动。
1.大力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督促学校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坚持实施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下午的课外体育锻炼,实现了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体质有了明显提升。
2.开展形式多样学校体育活动,掀起校园阳光体育高潮。每学年,全区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和体育节,包括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体育节活动都先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带领体育教研组制定出竞赛规程、比赛规则、活动安排等,然后由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对比赛项目进行专门指导。每次活动都做到了赛前有计划预案、过程有记载、赛后有总结,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制定了体育运动风险实施方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我们的教育教学顺利进行保驾护航。2022年成功组织举办了烈山区“皖新传媒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及烈山区“皖新传媒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
3.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推动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积极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2年全区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
(四)认真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质健康调研工作。
高度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督促全区各级各类认真开展测试工作,202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率达100%;全区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高于1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
(五)整体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1.统筹推进,提高校园足球水平。一是广泛开展足球教学。全区各级各类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足球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针对不同阶段合理设计足球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掌握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足球运动技能。二是在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和学校运动会中推广普及足球活动。三是加大足球课教研力度和足球行政管理人员、骨干师资、裁判员三类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教学、训练水平。区教育局和淮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以及淮北盛大足球俱乐部紧密合作加大对辖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师资水平。
2.精心组织,建立稳定的比赛机制。一是坚持教体结合科学开展课余训练。健全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制度和代表队建设制度,指导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课余训练工作。各学校制定了科学训练计划,积极组建了足球代表队,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训练机会,妥善处理好了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二是开展丰富的赛事活动。以学校为主体,建立全区各校纵横贯通、衔接有序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机制。全面开展班内的小组赛、年级内的班级赛、校际外的年级赛,提升开展全区校园足球比赛。赛中提倡公平竞赛、安全竞赛、文明竞赛、和谐观赛,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运动员、球迷和观众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形成了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通过比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规则教育,培养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等品质,实现了竞赛育人。
3.大力推进全区校园足球工作。2022年4月开展了全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组织开展2022年烈山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并积极组队参加2022年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6名运动员入选2022年淮北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在2022年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烈山区获得初中组第二名、高中组第三名、小学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专业教师短缺。专职体育教师亟待补充。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补充专职体育教师是我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体育教育学校层面夯实落实不够;重智育轻体育现象仍然存在;省、市级比赛不论集体类或个人类获奖数量还有待提高。
3.校本教材课程资源开发还不够,体育教学教研不足。
4.资金配备未达标、设施设备落后仍然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困难。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缺少课外活动场所。
(二)改进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优秀的教学技能,还要有突出的知识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求知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争取政府支持,配齐配足专职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加大对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2.大力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质量评比,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各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排名,促进各学校在相互交流、学习、比拼的机制中扎实开展本校体育工作,力争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更多成绩。
3.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挖掘优势资源,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依托高校专业师资力量,指导提升全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教研水平。
4.要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改变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局面。主动争取并依托国家的有关项目,努力解决体育场馆和有关器材、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不足等问题,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条件。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改革发展的极好机遇,抓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普及力度,提高普及质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使我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发展中提升水平。
烈山区教育局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