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烈山区教育系统2022年度体育工作发展报告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基本概况:全区现有各级各类67所,其中小学47所;初中18所(含九年一贯制);高中1所;职高1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全区现有公民办中小学班级807个,其中小学564个班;初中184个班;高中48个班。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3467人,其中小学学生16414人;初中学生7053人。普通高中学生1384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938人。目前,全区现有教职工2537人,其中专任教师2203人。专职体育教师91人名(高中13人、初中46人、小学32人),兼职体育教师60名。
2.课程开设情况: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要求开齐开足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及国防教育等课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随意删减、挤占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及国防教育课程现象的发生,确保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课时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省市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计划,做到教师、教材、课时三落实,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3.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全区体育师资配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配齐配足专兼职体育管理干部和体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聘请社会体育、业余体校专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体育教师。2022年全区新增专职体育教师2人。
(2)全面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一是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足球管理员、足球裁判员的培训,提高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2022年共培训体育骨干教师50余人。二是举办了2022年烈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区学校30余名优秀体育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优胜者代表烈山区参加了淮北市2022年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了好的成绩。通过比赛进一步促进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素质和体质技能素质的提升。
(3)加强体育经费条件保障。烈山区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教育经费预算。2022年投入资金300万元为部分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地。目前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生均面积全部达标。
(4)开展形式多样学校体育活动,掀起校园阳光体育高潮。全区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和体育节,包括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2022年区教育局组织举办了烈山区“皖新传媒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及2022年“皖新传媒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
(5)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推动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积极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2年全区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组织开展2022年烈山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并积极组队参加2022年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6名运动员入选2022年淮北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在2022年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烈山区获得初中组第二名、高中组第三名、小学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6)高度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督促全区各级各类认真开展测试工作,202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率达100%;全区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高于1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
(7)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中考情况:认真组织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考试工作,全区各初中学校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考试的要求,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贯彻、认真落实。努力上好体育课,并积极组织、科学指导学生开展好体育锻炼,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1.体育卫生师资配备不足,体育卫生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2.体育卫生设施设备的配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不达标,体育卫生器材配备率偏低。
3.个别学校领导对体育卫生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成绩决定一切的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偏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中小学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体育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按要求配备教师,大力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
3.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为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