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烈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领域公开 > 水利领域 > 水利科技 > 水利科技

聚焦“有能有效”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

2024-12-03 10:35作者:农林水利局来源: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北市烈山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总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24.9万。域内地表水系发达,7条天然河流、4个塌陷湖泊、4座中小水库2023列入安徽省第二批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多年来,烈山区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水利工作部署,强化担当作为,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有能有效,以良好的河湖生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多点联动,做大河湖长制朋友圈

一是创新河长制+林长制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督查巡查联动、协同沟通和联合宣传等工作机制,把河湖长、林长设置在同一责任区,整合职能职责,提高工作质效。先后开展河湖长+林长联合巡查8次,排查发现河湖四乱违规占用林地等问题16个,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深化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完成警长、检察长交办案件9件,依法打击破坏沱河堤防人员,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6推动了重难点河湖问题整改

三是探索河湖长+防溺水工作机制。河湖长制与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区重点水库、桥梁、涵闸安装50套防溺水智能监控设备。通过智能提醒预防措施,加大假期巡河频次,构建智能化、全方位的防溺水安全工作体系,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拧紧防溺水安全阀

四是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上下游、左右岸联动共治,与宿州市埇桥区开展跨市、跨县区联合行动3次,整治界河四乱问题14个。

二、强化系统思维,打好河湖治理组合拳

一是注重水利基础建设始终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多方整合资金8亿多元,先后实施了新北沱河治理、闸河治理、八里岗坝除险加固、青龙山排涝站、塔山水库加固、王引河治理、萧濉新河治理等工程,进一步筑牢河湖安全屏障。台风贝碧嘉期间,我区河道堤防、水库、闸站等水利工程平稳度汛

二是坚持生态系统治理。联合推进百里清水绿廊建设,对全区主要河道、水库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完成龙岱河、闸河、老濉河、洪庄湖、华家湖水环境治理工程,新北沱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工程,龙岱河连通闸河水系连通工程,全面提升了水生态功能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对河道周边黄营村、秦楼村等10个村居进行截污纳管,新建污水管网24.8km、污水处理设施7个。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项目,清理整治园区内边沟4条,整治提升污水管网16.9km,做到应纳尽纳

三是重点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对17个入河排污口建立一口一档档案资料,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巡查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水污染整治,完成丁庄沟(国家级)、顺山沟(省级)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实施省级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推广粪污资源3+N治理模式,完成86家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场12家。再生水利用为抓手,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烈山区2023年度非常规水处理总量为576.43,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3169.86,非常规水利用率位居全市首位

三、强化担当作为,画好河湖管护同心圆

一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构建两级党政领导、三级河长管理组织架构,区级总河长高位推动,召开区级总河长会议2次,印发烈山区总河长5号令、6号令,统筹安排8名区级河长挂帅担当又出征作为,深入河道一线察看责任流域情况。131名镇、村级河长作为河道直接责任人,主前、包河包段,开展河道巡查巡检,实现了条条河道有人巡,段段河道有人护

二是精准施策、提升质效全面开展河湖库清四乱、碍洪排查、引江济淮通道治理等专项行动四不两直、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排查,建立问题台账边查边改先后出动人员750余人次、车辆125余次,拆除违建10处,清理渔网73处,清理垃圾及水面漂浮物900余吨,清理新沱河、王引河农作物种植2058亩。

三是多维赋能、凝聚合力。多次邀请水利部及淮委专家来烈开展河湖长制业务培训水资源培训水土保持培训,进一步深化各级河长对实施国家江河战略以及建设幸福河湖的认识,提升了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和各级河长的履职技能。组建民间河长制护河志愿者队伍,优选3家企业担任企业河长,将河湖管护纳入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内容,进一步延伸河湖管理的触角,促使河湖管护更加精准有效。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建共享幸福河湖的良好局面。

、助力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振兴共富图

一是坚持做好水文章近年来,我区先后完成南湖、新北沱河、闸河、龙岱河4个省级幸福河湖八里岗坝、小李庄水库2个市级幸福河湖创建正在推进洪庄湖省级幸福河湖,华家湖水库、田窝水库、塔山水库、米粮坝4个市级幸福河湖创建,是淮北市建设幸福河湖最多的县区。依托10余条幸福河湖示范段建设,充分挖掘烈山山水资源等比较优势,我区先后成功申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7个,为皖北地区最多的县区。

二是大力挖掘水文化注重保护传承治水文化华家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旧址、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造南湖水文化展馆、南湖节水教育基地、明清石榴园水土保持示范园,通过洪庄湖、闸河河长制主题公园等载体开展水文化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参与意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三是着力激活水经济注重推动融合新业增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南湖、绿金湖洪庄湖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点实施皖北地区首个华家湖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成功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乡村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依托华家湖流域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条件,打造了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塔山石榴黄营灵枣和村苹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真正让一方碧水成为强村富民源头活水”。

下一步,烈山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对标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要求,统筹推进河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改善河湖面貌,持续巩固拓展能效提级建设成果,推动水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多元转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