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闭环监督绘就城市更新“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16 08:20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 作者:杨宏春、董永红 阅读次数: 字体:【    】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能级,一头系着群众幸福指数。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区委“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部署要求,以“选题— 监督 — 问效”全链条闭环机制为抓手,将监督“准星”对准群众急难愁盼,用精准监督、持续监督、有效监督为城市更新注入人大动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百姓。

精准选题,锚定关键领域,织密监督“责任网”

监督有力,首先要选题精准。本届以来,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城市更新主题,构建“听审专项报告 + 执法检查 + 专题询问” 立体化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不缺位、不跑偏。聚焦核心任务审报告。累计听取审议 5 项城市更新专项报告,从老旧小区改造、东部新城建设等 “大块头” 工程,到垃圾分类、污水防治等 “细微处” 工作,实现城市更新重点领域监督全覆盖,让每一项工作都置于人大监督视野之下。紧扣法规执行查落实。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既看工作进度,更查问题根源,推动执法监管从“重形式” 向 “解难题” 转变,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筑牢法治屏障。瞄准堵点难点强询问。2024 年 6 月,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城市更新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委员与代表直奔关键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如何保障?”“1958 老俱乐部改造何时惠及群众?”“5 个谋划项目推进计划是什么?”,尤其针对“三供一业” 分离移交资产权属变更堵点现场追问解决方案,倒逼政府部门直面问题、拿出实招。明确要求区政府强化规划引领、加快任务推进,区人大将持续跟踪“回头看”,确保询问成果转化为民生实效。

持续监督,深耕民生细微,破解群众“烦心事”

城市更新是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人大监督是保障手段,需常抓不懈。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将监督“探头”延伸到民生“神经末梢”,以“常态化督查 + 针对性指导”推动城市更新从“面子”向“里子”、从“硬件”向“软件”深度升级。紧盯基础设施补短板。2024 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针对支路路网不完善、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充电桩覆盖不足等问题,精准提出“加快支路建设、优化公交站点、加密充电桩布局”等审议意见,推动相关部门立行立改,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聚焦民生小事提质效。2025 年以来,持续开展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督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调研、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检查、杨庄矿老旧小区改造视察等监督行动,从“充电安全”到“居住品质”,从“校园周边秩序”到“老旧片区焕新”,每一项监督都瞄准群众日常关切,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

刚性问效,满意度测评“打分”,检验工作“真成效”

监督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作为监督“最后一公里”,以“实地查看 + 量化打分”确保城市更新工作落地见效。一线测评见真章。2025 年 9 月底,区人大常委会抽调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组成测评组,深入杨庄工人村拆迁现场、一矿 1958 俱乐部项目工地等实地核查,从建议办理态度、办理方式,到项目进度、实际成效,逐项严格打分,最终“关于城市更新的建议”办理满意度达 100%,这份“满分答卷”既是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人大监督实效的肯定。数据见证“烈山速度”。换届以来,区人大共监督办理涉及城市更新的代表建议 73 件(其中重点建议 3 件),推动城市面貌蝶变升级:铁运、朝阳等 9 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府前路、相湖公园等基础设施投用,望阳路、烈青路“颜值功能双提升”,61 公里市政管网“强身健体”;5 处便民停车场、50 个汽车充电桩、2510 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口落地,破解“停车难”“充电愁”;2025 年争取 1.3 亿元资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与污水收集设施升级,让民生福祉更有“厚度”。

下一步,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创新监督方式、凝聚监督合力,以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城市更新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为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烈山、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