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烈山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21-01-14 09:49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烈山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六稳六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剔除平山电厂二期增值税无法纳统因素,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剔除新增减税降费因素,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

(一)精准实施应对举措,夺取抗疫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疫情防控应对有效。积极响应防控应急预案,实施群防群控举措,累计排查登记外来车辆3.4万辆、外来人员1.68万人,摸排“四同”重点人员2030人,全区两例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康复。构建常态化防控体系。加强对境外及国内重点地区流入人员跟踪管控,全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4169人次,重点集中隔离管控158人,排查进口冷冻肉及制品14.18万公斤。自2020年2月6日以来,全区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助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政策意见》,推荐园区企业求职者2200余名,减免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等相关税收约1100万元,申报6个抗疫特别国债740万元,无偿提供防护口罩、消杀用品等物资援助,推动企业一季度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二)聚焦产业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实施高产创建、绿色攻关等项目,粮食总产13.35万吨,实现“十七连丰”,畜禽年存栏量达85万头(只、羽)、出栏量达100万头(只、羽);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0.8万亩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出台《烈山区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转型升级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1%,新增中煤远大、康美绿筑等战新企业3家,新增成睿建材、摩兰科技、华状科技等规模工业企业14家,新增金龙机电、荣泰机械、锂动芯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锂动芯获批省数字化车间,中煤远大获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圣方机械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小牧马电动车、宏优视讯、康美装配式建材等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持续向好。年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业13家,预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获得服务业综改试点和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市级奖补资金250万元;七彩和村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青龙山商贸物流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七彩和村农旅小镇获批为省级特色小镇;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节,榴园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季榴园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133万人次。

(三)培育发展动能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

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四个一”和“集中开工”工作机制,全力抓项目、稳投资、促发展,全年安排118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7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举办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次,开工项目56个,开工率114.3%,重点项目工作连续两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一批长远性重点性项目落地开工,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及研学基地拔地而起,进一步夯实东部新城科教一体化基地定位;小牛动力、华状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引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平山电厂二期竣工发电,标志着国际绿色电力标杆、国家级火电示范工程在我区正式运营;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位列D类第九。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完成50个村(居)“三变改革”任务,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是2018年的4.3倍;组建盛大控股集团,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融资授信额度7.39亿元; “一网通办”能力再提升,全区728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全区科技成果登记50个,完成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专利授权192件。以开放发展带动转型。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全区招引省外资金项目30个累计89.56亿元,重点在谈项目50个,超越电子线路板、工业机器人及轻重钢智能生产等32个项目已签约;外向经济保持活力,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9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以政策资金补齐短板。2020年社会事业、文化旅游、棚户区改造、农业农村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政策方向累计获得中央、省、市资金1.1亿元;乡村振兴一期、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采煤沉陷区治理等8个项目获批非标专项债券额度55.55亿元,进一步补齐全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四)统筹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发展品质提升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区房屋征收12.2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616套,新北一期、雷山棚户区等已竣工,新北二期、丁楼佳苑等正在加紧建设;成功破解14个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办理不动产总产权证551栋,惠及群众6.5万人;东部新城新湖路、花庄路、中湖东路等市政道路项目陆续完工,雨污水管网基本完善;友谊沟排涝站投入使用,满足城区4.6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防汛需求;完成赵集、王店等5座水厂的扩建及配套取水工程,新建南庄加压泵站,形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系统。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5个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基本建成杨庄街道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收集转运垃圾4万余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村庄清洁战役专项行动,规范村居畜禽散养,清理村内塘沟800个、淤泥2.8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2.5万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8.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3%;集中管理渣土运输,依法查处违规运输车辆180台;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410平方米。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58家,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完成张庄、双河、东风等3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实施农村改厕6947户;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四好农村路”养护提升工程11.173公里完工通车;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米粮坝、八里岗、华家湖水库引洪沟及涵闸修复工程全面完工;烈山镇、宋疃镇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电商交易额达8000万元;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

(五)坚持治理保护并重,推动生态环境更显优美

三大保卫战扎实有效。布设空气自动监控微观站点42个,全区秸秆禁烧连续6年保持“零火点”;持续推进闸河、濉符大沟、新北沱河等重点水域治理,主要河流水质总体持续好转,纳入市级考核的5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III、IV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开展重点行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核实,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处置。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浓度降幅全市最大,PM2.5浓度降至2017年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2.1%;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春季“三护”、新沱河专项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治河湖违法乱建、乱占24处,打捞清运垃圾150余吨;完成太山头、固孜山、水冲孜等16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林业绿化养护工作扎实开展,获批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全面落实“五控”工作举措,完成嘉美陶瓷、新生活陶瓷等3家企业搬迁任务,推进水泥行业提标改造。节能减排成果显著。落实能源“双控”目标管理,完成能源消耗增量控制在1.7%以内的年度目标;抓好三大电厂节能减排工作,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散煤消费量较2017年下降90%。

(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全民幸福指数。

脱贫攻坚全面巩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随着2020年度3户9人稳定脱贫,全区4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45人实现了全面脱贫;发放区级智力扶贫资金15.05万元,受益学生182人次。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城镇新增就业99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1%;累计社会救助11.1万人次,救助金额达5806.3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参保登记22.2万人,参保率101%;审核办结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698人,发放优抚金988.67万元。公共服务均等发展。服务保障华东师范大学港利实验学校和望湖路学校项目建设,完成马桥、秦楼托育项目工程;建设烈山区智慧化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三医联动”,全区共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11.1万人次。社会治理不断提升。抓好“1+11+N”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43起,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全区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质量效益提升尚有很大空间,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任重道远,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深化城乡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烈山经济和社会向更好方向发展。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按照上述预期目标,2021年全区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聚焦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以古饶镇南园、张庄等村为重点,培育优质专用小麦3.2万亩,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建设2021年度2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培育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增5个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充分发挥大北农、正邦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农业经济联合体,带动全区生猪养殖业综合发展。加快战新产业培育。坚持创新引领,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着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品创新力和竞争力;统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建设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宗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保障中小企业孵化器二期、标准化厂房等交付使用,完善道路、供热、供排水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鼓励康美绿筑、锂动芯、摩兰科技等优质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大唐电厂青谷光伏、蓝奥风电、享锂二期等新能源项目建设,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内新增战新企业3家,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5%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建立军民融合优势企业库,确保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有效互动。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服务业综改试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及现代商贸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及重点领域改造提升,打造黄营3A级景区,支持七彩和村申报4A级景区,加快石榴小镇、七彩和村农旅小镇建设步伐;积极实施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推动新型消费扩容升级;推进中农联项目建设,发挥传化物流带动效应,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启动东部新城商务区规划,打造淮北城市次中心,引领房地产、商业新业态、金融类项目落户东部新城,增强服务业承载能力;助力港利教育、淮北建勘、淮矿供应链、中环控股等公司运营,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力争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3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二)聚焦项目攻坚,全面释放投资活力

强化项目跟踪调度。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红线优化路径走”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包保、集中开工等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分类施策,全力推进52个省重大项目、87个市重点项目和110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84亿元以上;加快乡村振兴一期、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8个专项债项目滚动实施,完成年度投资10亿元以上;促进工业机器人及轻重钢智能生产、小精灵电子科技等项目早日开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开展项目谋划,保持项目投资储备规模在200亿元左右,形成项目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最大限度挤进资金支持项目“盘子”,上级资金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深化招商带动战略。实施“面对面”、“点对点”精准招商,坚持高位推进与服务提升,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储备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重大项目;力争和晶科技、冠标科技、安建工建筑产业园等项目尽早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大厅综合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和皖事通APP“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功能,进一步增加网上可办事项数量,真正践行“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基础库和平台建设,推广应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三)聚焦区域协调,激活城乡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通新湖路、卧牛山路、绿金大道等综合交通网络,实施东部新城供热工程,保障5G基站建设,建成泉山公园、花山公园,实施土地整治、雨污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抓好棚户区住房改造,力争雷山小区、新北一期、丁楼佳苑交付使用,加快推进新北二期、宁山小区、杜庙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春晓花园、御龙湾、桃花源等顺利实施,打造高品质生活住宅示范区;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改造提升农村水厂、集贸市场等,满足群众便利安全生活需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后续帮扶措施;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塔山石榴、黄营灵枣、和村苹果、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依托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水系景观和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古饶创业基地改造提升、谷山村集体经济示范工程、黄营经果林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农村电商巩固提升行动,畅通“快递下乡”工程,整合乐村淘网络科技、云启网络科技等电商企业,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实施南庄、黄营、秦楼、半峭、南园等9个村庄的道路整修、河沟治理、垃圾污水、联户化粪池等项目;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刁山、军王等2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统筹土地综合开发。注重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按照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序编制东部新城集中建设区、港利教育小镇集中建设区、烈山经济开发区、烈山经济开发区南区、古饶镇集中建设区、淮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6个集中建设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提高全区土地利用率和工业化水平。

(四)聚焦生态环保,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统筹推进污染专项治理。坚持大气污染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推进重点行业治理,科学管控火电行业废气排放,整治道路和工地扬尘,全面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确保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目标任务以下;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大水资源“三条红线”的管控力度,切实加强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确保出界断面水质达标,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以农用地、农业面源污染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整治重点,加强固废、危废监管处置,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建立完善农田废弃物回收体系。加快推动企业搬迁改造。启动刘庄工业园搬迁,推进龙旺实业、南方气体、三诚管桩等企业“退城入园”;持续开展僵尸企业清理工作,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东部山场区域5000亩森林抚育工程;加快泉山、尖山、三五山等地质环境治理,推动洪庄湖片区、吴山口片区、南湖片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以康美绿筑、中煤远大等企业为中心建设大宗固废循环利用基地;继续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新北沱河、东部山区排涝沟、濉符大沟等综合治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形成休养生息长效机制。

(五)聚焦民生福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毫不松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强化境外和重点地区来烈人员管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核酸检测,落实重点场所佩戴口罩、扫安康码等管理措施,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防控能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办好华师大港利实验学校及安师大附属烈山学校等品牌学校,实施七中改扩建工程,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积极争创省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力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加大创业就业帮扶力度,城镇新增就业7500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提高医疗和生育保险管理水平,完善区、镇、村网格医保监管体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城乡各类人群参保全覆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严厉打击邪教及涉恐违法犯罪活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各位代表,推动我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烈山力量!


名词解释:

1.六稳六保:“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四同”重点人员: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重点监测对象,即与已确诊患者有“同室、同车、同餐、同桌”情况的人员。

3.三品一标: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不配套,造成农田水利设施不能走完“最后一公里”而产生的问题。

5.四督四保: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证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证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证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证转化率。

6.四个一:淮北市重点项目推动机制,即一个重大项目、一个推进专班、一张进度图、一个问题清单。

7.三变改革:农村三变改革,是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

8.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农村公路路长制、交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

9.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10.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1.“1+11+N”:安徽省“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即1个总体实施方案;“11”,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的11个专项实施方案;“N”,即我省重点行业领域增加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目前包括特种设备、油气管道等11个。

12.三重一创:省级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即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组织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主导产业转变。

13.四个不摘:指脱贫政策的摘帽四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