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烈山区政协十届第三次会议委员第055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发布时间:2024-05-08 15:54

陈莹委员:

您提出的“双减形式下,如何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课后服务”是党和国家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顺民意、暖民心”的民生工程,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精神,切实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烈山区在宣传引导、理论学习、机制建立、硬件添置、服务管理、师资保障、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和工作成效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不断推进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优质化发展。

一、多举措全方位,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一)在课后服务管理方面。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63所学校。各学校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主动征询家长和学生课后服务的意愿,有针对地开设服务项目,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合理调整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初中可以开设晚自习,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各学校建立完善了作业公示制度,制定符合各校特色的作业管理办法,在校门口设置作业公示栏,家长可通过公示栏了解学生一周作业情况,同时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二)在课后服务队伍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建立由在职教师为主、退休教师和社会志愿者为辅的课后服务队伍。自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改进教师考勤办法,探索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合理的休息时间。全区6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制定了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管理制度,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保证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课后服务内容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分层分类开展学业辅导,课后服务时间不得上新课,不得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学科书面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补差补缺,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特长。

(四)在课后服务环境创设方面。加大学校课后服务所需的硬件条件投入,完善运动场馆、阅览室、科学探究室、艺术教室和校内劳动区等场所的设施设备,全面开放各类教育教学场地。结合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体育、健康、艺术、科普、劳动实践、非遗传统文化、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在课后服务收费方面。加强课后服务收费监管,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支出情况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在学校公示栏予以公示,严禁“搭车收费”。课后服务费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收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给予减免费用。

二、研发课程资源,校内校外齐发力

(一)网络课程资源。目前使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淮北市智慧教育平台和其他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资源优势,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二)校外课程资源。图书馆、城市展示馆、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场所。区教育局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有资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进一步探索由区教育局组织遴选部分公益性课程,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三)校内课程资源。校内以学科辅导为主,特色课程为辅。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大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课内课后课程,编排课后服务课程表。鼓励教师研发课程,建立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创新性作业设计比赛,提高了全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信息技术2.0研修项目使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发挥智慧课堂提质增效的优势,向40分钟要质量,真正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下一步,烈山区将着力落实“五项管理”,抓实抓细学校,尤其农村义务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利用现有教师资源,以作业辅导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体质,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活动形式,让多姿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厚爱,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烈山区教育局

联系电话:4083336

抄送:区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区委督查考核办公室

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