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寒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撤并及有效利用”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问题已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基层农村学校建设发展的问题,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以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减轻广大教师的压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布局调整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布局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根据今后5-10年及更长时期的人口流动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标准,科学布点、投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二)坚持分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既要结合目前实际,又要兼顾长远利益,着眼未来,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三)坚持先建后撤。在符合集镇及新农村规划的原则下,中小学校舍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在现有学校特别是条件较好学校的基础上扩建,不搞大拆大建。凡计划撤并的学校须先考虑学生学习场所是否已具备条件,是否方便学生上学。
二、学校布局调整目标要求及保障
主要是针对区域范围内不足100人的农村中小学(集中在各中心校)进行布局调整,有计划撤并一批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加快各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建设,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撤并学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充分保障家长和学生的权益,不增加家长过重的负担,采取“校车+配餐+课后服务”保障措施。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成立以区委领导为组长的区优化教育区域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办、相关局、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
(二)搞好宣传发动,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协调各镇办及社区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积极宣传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真正让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为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提高工作效益,积极稳妥实施。区教育局与镇办政府沟通、协调好,按照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要求,解决好本辖区的设点布局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合并后的学校要具备规范化的办学条件。要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以后的校安工程,重点改造需要保留的学校。对于计划撤并的学校,不再投资建设,为下一轮的调整留有余地。凡新建和扩建的学校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做到“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项目建设均按法定建设程序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各镇办要紧密结合实际,稳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发生。
(四)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布局调整后,被撤并的学校资产,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各镇办和相关部门配合妥善处置。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认真做好撤并中小学校的资产审核、登记和保管工作,有关资产处置方案均须报区优化教育区域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执行。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与帮助。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烈山区教育局
联系电话:4083336
抄送:区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区委督查考核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