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红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现回复如下:
一、对建议背景的深刻共鸣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前,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确实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现状,并指出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当务之急,这与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思考高度契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建议落实情况与举措
(一)优化课程设置,筑牢传统文化根基。增设特色课程:我们积极响应您的建议,计划在中小学课程中逐步增设国学、书法、国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目前,已选取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先行开设这些课程,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例如,在试点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由专业的书法教师授课,通过系统的书法训练,让学生感受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学科融合渗透:为将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日常教学,我们要求各学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比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传统文化活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音频朗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在线书法教学、传统音乐欣赏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学期,我们联合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淮北市博物馆的传统文化展览,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组织教师培训: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国学经典、书法绘画、传统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引进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中小学教育行列,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举办校园活动:在校园内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本学期,各学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经典诗词朗诵会”,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经典诗词,展现了扎实的诗词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展“书法作品展览”,展出了学生们的优秀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家长的参观。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鼓励家长参与: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家长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传统文化亲子活动,如亲子书法比赛、亲子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端午节期间,我们组织了“亲子包粽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与帮助。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烈山区教育局
联系电话:4083336
抄送:区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区委督查考核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