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帮助构建乡村经济新格局。烈山区各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开发“艾草贷”、“红火贷”、“苹果贷”等村级用信专属金融产品,打破传统信贷体系和农村产业发展间的壁垒,让“金融活水”滋润本地产业。2025年烈山区继续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产业链发展,按照“一村一工坊”的特色做法,协调金融机构做好“工坊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推动信贷资金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二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人大建议,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对支农支小的支持力度,督促区融资担保公司认真学习《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坚持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业,聚焦重点对象和薄弱领域,重点为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原则上不得低于50%。将烈山区38家“一村一工坊”及时推送给安徽省农担淮北办事处,做到精准服务,支持烈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三是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维护农民财产安全。按照市财政局要求,区财政局组织镇办开展防范非法集中线索摸排工作,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提醒群众主义防范非法集资陷阱,对老人、家庭妇女等金融知识相对匮乏、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的特定人群进行上门辅导,制定防范非法集资小视频,做客区融媒体中心烈山法治访谈项目,分享典型非法集资案例,利用“村村响”织就严密空中防护网。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推动多方合作机制。2024年以来,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经党建引领信用村平台系统评级,做好信用村、信用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评级。整合乡村振兴超市,制定《烈山区“金融客栈”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土型社区、和村社区、草庙村3个示范点打造工作,围绕组织共建、宣传共融、产业共促、治理共抓4个方面,推动银村共建,选派金融村官入驻,在社区内提供小额存取款、日常金融咨询、金融反诈宣传等服务,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淮北农商行开展金融下乡、金融小课堂200余次,惠及群众近1500人次。
下步,我局将持续做好与市、区相关部门会商,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烈山区财政局(国资委)
联系电话:0561-4685962
抄 送:区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区委督查考核办公室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