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烈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绣花”之功深耕市政设施管养,聚焦城市运行安全与民生福祉,在规范审批、精细养护、环境治理、项目推进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城市平稳运行注入坚实力量。
一、规范审批严监管,保障城市运行“生命线”。牢牢把握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安全运行核心,以“规范审批、强化监管、保障畅通、服务民生”为宗旨,全年高效完成各类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17件,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精修细养提品质,畅通城市“血脉”暖民心。引入专业化力量,以精细化、智慧化、规范化为标准,织密市政设施常态管护网络。全年巡查道路里程达6900公里,高效处置路面、人行道病害175处,修复及时率高达98%。其中,修复车行道550平方米、人行道1400平方米、维修更换窨井25座,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同步更换维修路灯12盏,点亮夜间归途。依托12345热线与数字城管平台,高效办结道路设施投诉39件,群众满意度达95%,畅通民情回应“最后一米”。
三、未雨绸缪强应急,筑牢防汛“安全堤”。立足防大汛、抢大险,组织精干力量参与全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实际演练管涌应急处置。系统梳理城区易涝风险点,加密日常巡查,压实汛期值班值守责任,确保人员、设备处于最佳临战状态,为城市安全度汛构筑坚实屏障。
四、碧水长清重长效,擦亮生态“新名片”。以“标本兼治、长效管护”为统领,纵深推进河长制,守护友谊沟、宁王沟、姬沟、化家湖泄洪沟等水体健康。坚持河面垃圾与漂浮物常态化清理,严控脏乱差现象,确保河道整洁。更将治理关口前移,在新建城区、道路及建筑规划阶段即严控雨污管网配套建设,积极践行环保城市、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理念,从源头改善人居环境,赋能城市永续发展。
五、项目攻坚强基础,污水治理启新篇。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烈山区污水收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成功争取首批国债资金1亿元支持。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完备,预计6月完成招标并于7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实施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下关键基础。
精管细养,方见城市温度;未雨绸缪,乃显为民担当。烈山区住建局将继续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管养文章,全力打造安全、整洁、有序、宜居的美丽烈山,让市政设施真正成为托举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