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我局主办人大建议3件,政协提案5件,均按照要求进行办理,按时办结率为100%,办理满意率100%。
一、主要做法。
我局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办理”的原则。按照提案办理工作要求,及时召开办理交办会。一是将提案交给具体业务科室研究办理,规定了办理时间,明确了具体承办人,并在规定时间内形成办理初步意见。二是承办人员具体负责协调、沟通、核稿的规范管理和定期的书面汇报等环节。三是承办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和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进行沟通。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补充,最后再召开专题办公会议进行研究,最后给代表进行答复,真正做到把建议、提案办好、办实。便于更好地将答复型满意向成果型满意转化。
二、人大建议具体办理情况(共3件)。
第一件:胡恒强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精准定位、整合资源,特色化发展古饶镇乡村旅游的建议”的建议,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科学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烈山区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烈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开发的发展定位、目标和举措。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对古饶镇草庙村开发红色旅游,制定了《草庙村红色旅游提升方案》。
2.项目带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服务。以烈山区乡村振兴谷山景区建设、十里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国保石山孜、省保赵氏宗祠文物单位保护修复项目、草庙红色旅游提升项目为抓手,加快古饶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制定出台《淮北市烈山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进一步推动十里长山“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建设。
3.精准定位,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针对古饶镇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文化旅游特色的品牌。草庙村按照《草庙村红色旅游提升方案》,打造红色草庙旅游目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集村发挥赵集民俗馆、赵集二级扬水站文保单位的教育功能,打造研学旅行基地。秦楼村依托金泰来生态园打造休闲、娱乐、体验、研学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谷山村结合千年古村竹邑古县城遗址打造谷山景区。其他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烈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综合研判、精准定位、科学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对旅游资源较少的村可借助旅游资源较好的村和乡村农业综合体,发展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基础,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三、宣传营销,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古饶镇已举办多届“古饶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展非物质文化展览,李氏布鞋、殷楼柳编、草庙地锅豆腐一批市、区非遗产品走进桃花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他村也可根据自身优势,举办不同的节庆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古饶。
第二件:赵彬代表提出“关于加大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投入”的建议,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烈山区目前有市级非遗项目7个(二郎庙粉皮制作技艺、穆浅子柳编制作技艺、张果老传说、唢呐古曲《八句娃娃》、朱氏接骨、孙氏面塑、李氏布鞋),区级非遗项目有淮北扬琴、草庙豆腐、洪庄编织、张门大鼓等10项;二是依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分别落实镇办保护政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三是对列入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保护规划,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四是正在搜集整理炎帝故里在烈山、王氏糖画、龙脊山地锅鸡、南湖甲鱼、南黎板面、李氏变脸、烈山汤面等9项非遗项目公布为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五是争取财政列支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对濒危传承项目进行保护;六是积极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建立省、市、区级非遗项目库,落实区、镇、村三级保护责任。
第三件:李永侠、王东海、袁先尧代表提出的“关于把烈山全域旅游和学生‘研学旅行’相结合”的建议,具体办理清理如下:
目前,烈山区境内有二家研学教育基地,一家是四季榴园景区内的“四季榴园研学旅行基地(星月素质拓展学校)”一家是“古饶镇金泰来生态园淮北小记者研学旅行营地”。三处红色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点。一是榴园村四眼井纪念馆、二是红色草庙教育基地,三是赵集二级扬水站红色旅游景点。
一、重点打造研学旅行精品旅游景点。四季榴园研学旅行基地是省级研学旅行基地,位于AAAA级四季榴园景区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配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多媒体会议室、拓展训练器材区、军事模拟训练区、警务室、医务室,配备红外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生活区拥有单独的空调房间宿舍楼、400平米宽敞整洁的食堂大厅。
淮北小记者研学旅行营地是市级研学旅行基地,位于古饶镇金泰莱生态园,该园总面积800余亩,是集科研、旅游、种植、养殖、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近年来,该生态园从单一业态发展成多元并举,从农业配套服务转型为现代链条型服务,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以现代农业、游览观光和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城郊型旅游教学观光园。这两个研学旅行基地都比较适合中小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石榴博物馆是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也可作为了解石榴历史、石榴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景点,四眼井纪念馆、红色草庙均正在进一步提升。目前,以上各景点均可正常接待游客。赵集二级扬水站是省保单位,目前正在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中。
二、量身定制红色研学旅游精品路线。针对我区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结合我区研学旅行资源和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景点布局,为中小学生打造“烈山研学旅行一日游”精品路线。为小学生量身定制:“四眼井纪念馆——四季榴园研学旅行基地(午餐)——石榴博物馆——红色草庙”红色研学一日游精品路线,可根据不同路线调整先后次序。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赵集二级扬水站——红色草庙——金泰莱生态园(午餐)——四眼井纪念馆——石榴博物馆”红色研学一日游精品路线。可根据不同路线调整先后次序。进一步加大同区教育局、辖区内的旅行社网点的协调、合作,积极组织各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了解烈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大全域旅游宣传关注研学旅行。2020年以来,我局多次参加省内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展现烈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取得较好地效果,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在多家媒体上宣传推介,获中国旅游大奖“优选节事营销”大奖。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全域旅游宣传力度,关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需求,打造适合学生的旅游精品路线,联合区教育局、旅游社共同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研学费用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研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权利。
四、政协提案具体办理情况(共5件)。
第一件:陈锋、侯子佩、崔道永、高磊、陈国斌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区乡村旅游业的建议”的建议,具体办理答复如下:
近年来,烈山区旅游局配合三镇和区直相关部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乡村民宿、农业观光采摘园、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石榴文化旅游节、和村梨花节、古饶桃花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与推进旅游示范点、名村、名镇、名区创建工作、安徽省百佳系列品牌创建工作、全国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
一、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品牌意识。按照烈山区乡村振兴工作安排部署,依托烈山区乡村振兴一期项目、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和村农旅小镇项目、十里长山影视基地项目,融合各方资金,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提升全区旅游基础设施品质,逐步完善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四级联创”(即争创旅游名区、旅游名镇、乡村旅游名村、旅游示范点)争创活动。2020年度,烈山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名镇、榴园村为省级旅游名村、国家旅游重点村、隐庐民宿为旅游示范点。其他两镇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申报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点,进一步提升本地旅游品牌品质。
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农业资源旅游,也不是只是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事活动等人文资源的特色吸引;要从走马观花似的乡村旅游专项浸泡式的乡村旅游,开发乡村经济社会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充分结合当地的节庆活动、传统节日、乡土风情、民居体验等元素,深挖内涵,时尚打造,全面升级游客体验。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能力。2021年下半年,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计划与淮师大旅游系联系,邀请专家教授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各镇也可通过其他渠道引进旅游专业人员进一步拓宽专业能力,提档升级,形成综合型服务人才,提高全区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件:孟留军、陈国斌委员提出的“关于修缮保护革命遗址秦大庄后方医院的建议”提案,具体办理答复如下:
秦大庄后方医院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1948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设于草庙村,草庙圩子“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原来并排共5套院子,始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约25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07平方米,其余为地下遗存区,2018年经过考古钻探,已探明整个旧址的院落布局,原建筑规模较为宏大,平面布局较严谨,现仅存两栋厢房,区政府已进行抢救性保护。
为做好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修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镇、村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在淮北市地方志有关人员配合下,到远在合肥的当年张姓后人张忠远家进行采访,张忠远教授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并把当年粟裕大将所在的草庙指挥部旧址房屋结构绘成草图,作为依据,证实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确实存在。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色遗址,政府部门主要采取如下工作:
一是针对草庙村进行投资。协调烈山区人民政府拨付专项维修资金40万元,并自筹资金10万元,共计先期投入50万元,制订了修复方案,完成了东、西6间厢房维修工程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对已经恢复的东、西6间厢房进行了布展,并充实了部分实物供游客参观,免费对外开放;三是利用旧址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四是在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已经成为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各项保护措施按照省重点文物保护标准管理;五是秦大庄后方医院已经纳入草庙红色文化整体开发保护建设,秦大庄后方医院旧址修复资金还在落实中;六是争取全域旅游地方债资金对秦大庄后方医院旧址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保护现有房屋主体结构;七是区文旅体局把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纳入《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红色旅游线路进行整体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八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宣传氛围,引导和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重视文物、保护文物、开发文物景点;九是紧密结合全区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把文化、文物、旅游三者有机结合,争取省文物局支持,做好规划保护方案,统一开发和利用,为建设美丽烈山增砖添瓦。
第三件:边红旗委员提出的“关于增加烈山区“淮北第一钻”等煤矿主题文旅内容”的提案,办理答复如下: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原有煤矿逐步关闭,其中杨庄煤矿2019年停产,至今处于闲置状态。有杨庄煤矿紧邻南湖4A级景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发展文化旅游潜力很大,《烈山区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已把杨庄煤矿纳入重要工业遗产景点进行设计,南湖公园内矿山博物馆已建成免费对外开放,位于南湖北岸的淮北第一钻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针对烈山实际,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工业遗址保护:
一是烈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已经联合南湖公园和烈山镇落实责任主体,淮北第一钻安装“保护警示标志”,进一步明确保护范围,正在申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对原杨庄煤矿进行工业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正在积极申报淮北市工业遗产,把杨庄煤矿综合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整理旅游规划和烈山区全域旅游规划设计,重点打造工业遗产旅游景区;三是结合南湖景区、相湖景区、矿山博物馆、天街景区、瓷尚小镇项目,逐步打造建设杨庄煤矿主题文化旅游公园,依托桃花源、相湖春晓、南湖雅苑、观澜郡、御龙湾等高档居民区建设,规划建设矿区城市公园,提升居民生活档次。
第四件:李端芹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天街风景区卫生工作管理的提案”的建议,具体办理答复如下:
天街风景区是市重点工程,天街(烈山、卧牛山)景区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约75万平方米, 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6月竣工对外开放,总投资约1.2亿元。隶属淮北市建投管理,因各方面原因,尚未交付南湖景区管理。天街牌楼南侧建有一个公共厕所,但尚未投入使用。平时也有少数保洁人员在天街牌楼处打扫卫生。
烈山、卧牛山生态恢复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手段,通过山体绿化、建设花海、环山步道、仿古亭、观景台、仿树木护栏、景观拱桥、茶社、标识标牌、景石题刻、崖壁石刻等景点,辟建多功能的游憩活动空间,曾经的采石场蜕变为今天的打卡地。目前天街是风景区,尚未经省、市文化旅游部门批准为A级景区。
为进一步加强对天街卫生工作的管理,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洁净的旅游环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做好以下工作:
1、成立志愿者队伍,加强卫生管理。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协调区城市管理局、南湖景区管委会联合成立旅游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到天街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保持卫生清洁志愿者活动,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2、旅游厕所科学布点,促进卫生管理。因天街是市重点工程,管理权在市建投,区文旅体局将通过南湖景区管委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天街景区内科学合理设置旅游厕所、垃圾桶、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以保障天街景区的卫生干净、整洁。
第五件:王平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老旧社区改造,增添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提案,具体办理答复如下:
2019年开始,结合社区“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指导新建杨庄、任楼、百善、临海童4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扩建临涣、海孜、铁运处、淮选厂等城市文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逐步提升社区文化娱乐服务水平,由于部分“三供一业”移交不彻底,给整个社区文化娱乐设施提升造成困难,我局认真研究,决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不断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以现有文化娱乐设施改造为抓手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利用原来公共文化场地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制,把现有文化娱乐场所综合利用,开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场所,满足居民文化娱乐需求。
二是理顺文化体制,培育专业人才。进一步理顺城市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对城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通过举办文化艺术骨干指导员培训,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三是争取将城市公共文化管理、维护、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保证有场地、有设备、有人才和必要的活动经费,要建好、用好、管好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使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满足城市居民文化生活需求。
四是逐步完善“三供一业”移交手续,落实人员责任。争取区级和企业共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内容,加大力度建设街道社区文化场所建设。
五是发挥文化志愿者肯文艺小分队作用,开展丰富多彩胡文艺活动。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走进文化场馆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以上是我局主办的8件人大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汇报,我局作为区文化旅游体育主管部门,高质量地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是履行部门职能的重要职责,是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部门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不断增强依法办理意识,自觉接受代表、委员的监督,认真抓好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