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6月底,全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累计完成接种13064剂次,各剂次接种率均在90%以上;非免疫规划疫苗累计完成接种17650剂次。各预防接种门诊均能按照要求合理上报疫苗计划,规范疫苗存储管理,并及时通过《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填报、上传相关接种数据、报表。同时,在协同平台及时上传入库单、出库单及使用出库记录,截至到目前,协同平台数据已达100%。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集中宣传、进校园宣传、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预防接种知晓率和预防接种意识。积极组织预防接种门诊、产科门诊接种等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区组织的线下及线上培训,内容涵盖疫苗接种免疫程序、接种实施流程,接种技术规范、接种信息管理、疫苗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舆情应对和风险沟通等,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接种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水平。
(二)强化相关疾病监测
1.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监测。截至目前,全区共报告病例1例,标本采集率100%,48小时调查完成率100%。
2.麻疹/风疹监测。截至目前,全区共报告病例数5例,已完成年度任务且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麻疹疑似血标本采集率100%,48小时调查完成率100%。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截至目前,全区共报告各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5例。
4.乙脑、流脑监测:截至目前,分别报告病例数0例.
(三)扎实做好数据质量提升
截至目前,国家平台上传成功率100%,基本资料完整率99.14%,无重档,均已达标。国家协同平台、免疫规划平台上传率均为100%;1岁组全程接种率92.75%,2岁组全程接种率95.5%;3-7岁组均达90%以上。
(四)积极开展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接种
5月29日正式启动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接种工作,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集中宣传、进校园宣传、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接种知晓率和预防接种意识。我区目标覆盖1684名七至九年级适龄女生(含在校及非在校人群),截至到目前已完成首诊接种620人,完成率21.00%,位居全市第一。
(五)不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截至目前,辖区设置的6家预防接种门诊已全部达到标准化门诊建设要求;实现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并配备了智能化接种设备。不断优化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工作程序,强化了“三查七对一核验”接种流程,加强了接种工作准确性,全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接种服务。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水平,区疾控中心不断加大业务指导、工作督导力度,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覆盖督导,针对督导中发现问题现场反馈整改意见,并督促及时整改到位。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辖区居民接种意识不高,导致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提升缓慢。部分儿童因特殊情况导致AC等疫苗为在规定年龄接种、迁出、身体、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变大无需接种疫苗等原因导致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进展缓慢。
二是规范化门诊日常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六家预防接种门诊仍存在软件资料不全等问题,产科门诊存在接种空间设施不达标等情况。
三是一般性AEFI(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上报积极性不高,存在未按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现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全民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扩大接种覆盖面,为人民群众织密健康“防护网”。
二是认真做好全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力争12月底前完成查验和补种工作,确保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95%,补种率>90%目标。持续推进7岁以下儿童全程接种,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做好年度编码维护工作。
三是强化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督促各预防接种门诊进一步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规范疫苗管理,及时更新上墙预防接种制度、疫苗信息公示等,提升疫苗接种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接种专业技能培训,重点针对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预防接种的规范实施、疫苗管理、应急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报告等内容进行讲解,有效提升预防接种人员业务能力。继续规范开展麻疹、风疹、AFP病例等监测,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