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时间:2025年3月14日
三、地点:烈山区生态环境分局会议室
四、单位:烈山区生态环境分局
五、主持人:王子康
六、参加人员: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强,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朱学锋
七、参加媒体:南湖之声
主持人: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烈山区生态环境分局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为更好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根据当前工作任务,我局发布会内容调整为“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主持人:请王局长介绍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王志强: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我市开展全市“无废城市”建设的进展。
“无废城市”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2024年,我市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11月,我市印发了《淮北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们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全面提升各领域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工业领域:坚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强化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持续推动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26家。2024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65%以上。
在农业领域:推行雨污分流、水肥一体化、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粪污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2024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6.8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91.6%,农膜回收率超88.2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2.4%。
在生活领域:加快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截至2024年底,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1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座,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在建筑领域: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积极筹建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开展建筑垃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利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
在危险废物领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基本匹配处理处置需求。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11家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贮存能力达到23.095万吨/年,其中收集、贮存能力为11.6万吨/年,收集、贮存、处置能力为6.495万吨/年,收集、贮存、利用能力为5万吨/年。
主持人:感谢发布人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问题.“无废城市”建设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无废城市”的建设,将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更是一项全面共建共享的工作,离不开每位公民的参与。践行这些具体的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在为“无废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具体我们可以:
(一)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性汽车。
(二)节约能源资源。拒绝奢侈浪费,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用电用气,选用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一水多用,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纸张双面利用。
(三)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减少垃圾产生,按标识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垃圾,不乱扔、乱放垃圾。
(四)践行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无废城市”建设人人参与,“无废城市”成果人人共享,让我们从生活小事做起,一起为创建美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媒体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