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残联2022年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工作计划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区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时间:2022-12-14 15:17

一、基本情况

全区持证残疾人7400人,2022年度新办残疾人证352个,到期换证427个,跨省通办残疾人证2个。

二、重点项目工作开展

1.困难残残疾人康复工作

区残联承担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项目,为429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以打卡发放的形式拨付补助资金42.9万元,任务完成率122.6%。安置(转送)144名儿童进入定点康复机构参加训练,投入资金216.6万元,任务完成率288%。另为24名儿童适配矫形器或者辅助器具,投入资金6.95万元,任务完成率266.7%。超额完成年度救助任务。

区残联承担的精准康复项目全年计划为633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已服务633人,康复服务率100%,其中有辅具需求的94人,已服务94人,服务率100%。

2.残疾人教育救助工作

区残联联合教育局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核查,摸排适龄残疾儿童175名,确认入学儿童173名,缓学儿童2名,教育局将为缓学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区残联为378名学生发放教育救助资金28.7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4名,每人3000元;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51人,残疾人家庭子女219人,每人500元;高中(中职)阶段残疾学生23人,残疾人家庭子女58人,每人1000元;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学生2人,每人3000元;残疾人大学生20人,每人2500元;研究生阶段残疾学生1名,每人3500元。

3.残疾人培训、创业就业

组织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开办农村实用技术、中式面点、手工编织培训班4期,培训残疾人129人,帮助残疾人获得一技之长。

走访残疾人促进就业创业。走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了解培训需求和就业意向,力争靶向发力,为残疾人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联合税务局走访调研淮北市学庆商贸有限公司、夏氏豆腐坊等民办企业,宣传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筹划打造残疾人就业基地。

发放残疾人创业补贴。为59名残疾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其中个人创业补贴56户,阳光大棚3户,投入资金19.5万元。

4.残疾人生活保障方面

残疾人慰问。为家庭困难的25名残疾人送去春节慰问金,投入资金1.25万元。为60名“最困难残疾人”发放补助,为10名“最优秀残疾人”发放表彰奖金,投入资金3.5万元。六一期间,区残联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残疾儿童,为他们送去节日礼物和节日祝福。

残疾人访视。区残联建立并落实困难残疾人访视制度。借助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对全区7515名残疾人进行年度访视,并按生活困难程度确定616名季度访视、208名月度访视对象。

残疾人两项补贴。联合民政1-10月为重度残疾人35150人次发放护理补贴,投入资金219.9万元,为残疾人23015人次发放生活补贴,投入资金143.2万元。

残疾人信访维权。收到12345、政风行风热线反映问题18个,收到电话咨询问题180余个,均及时回复和解决。

5.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项目任务为126户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经过前期需求调查、入户评估、专家入户测绘,拟定改造方案、挂网招标、招标公示、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与监理联合督导项目进度、验收,于10月底完成改造施工,为112户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另有15户残疾人享受民政适老化改造。于11月21日项目审计结束。12月初完成设计、监理、审计、施工资金的拨付31.3万元。

6.残联(残协)换届情况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依据《中共淮北市委组织部 淮北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淮北市各级残联换届工作的指导意见》(淮残联〔2022〕37号)文件要求,烈山区各级残联组织自下而上完成换届。8月26日,63个村(社区)的完成残协换届工作。9月30日7个镇(办)残联完成换届。10月28日,区残联完成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残联领导班子。

7.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寄宿制托养服务。我区有9名残疾人享受寄宿制托养服务,其中南湖养老公寓托养5人,濉溪仁爱康养中心托养2人,蒋疃敬老院托养2人。

居家托养服务。8月,区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淮北暖万家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1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区残联对接第三方跟踪服务进度,回访受助对象提升项目满意度。已按项目进度拨付80%的服务经费19.2万元。

8.文化体育宣传工作

区残联于3月3日在烈山区工人村体育广场开展“爱耳日”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助听器适配爱心企业为8名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听力障碍群众捐赠助听器。于全国助残日期间,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惠残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为有辅具需求的19名残障人士发放了轮椅、腋拐、单拐、盲杖等辅具器具。7月,以“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组织60名残疾人开展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观看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的“五个一”文化进残疾人家庭活动。同月,举办烈山区第五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暨残疾人就业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借助“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爱眼日”、“残疾预防日”等主题活动多渠道宣传惠残助残政策,发放宣传彩页1100余份,为360余名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发布宣传信息140余篇,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对惠残助残政策的了解不够透彻,宣传不够深入,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和对政策的知晓率有待提高。

四、2023年的工作计划

1.健全服务体系,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品质。

关爱残疾人,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质量。计划为430余名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安置140余名残疾儿童进入机构参加康复训练。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计划为残疾学生80余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280余人提供资助,联合教育部门做好适龄儿童入学摸排和送教上门服务,保障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参与“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等全国性活动,培育残疾人运动员,为基层残疾人参与文体活动搭建平台。

2.落实保障制度,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

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范围,联合区直相关部门落实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帮扶政策。同时进一步落实残疾人访视制度,开展月度访视、季度访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计划为10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和寄宿制托养服务。为130余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与民政部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共享制度,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100%。

3.促进就业创业,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

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大《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安徽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鼓励用工单位不断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岗位。开展集中、线上、特色等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技能培训班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进入劳务市场。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力度。计划为25名残疾人提供个人创业补贴,为1-2名残疾人提供阳光大棚等农业设施补贴,打造残疾人就业基地1个。加快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发展,维护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权益。计划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2家。

4.完善服务机制,让残疾人工作质量更高。

建立区、镇(办)、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方式并行,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行上门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便利化服务。加强残联自身建设。通过业务培训、线上教育、专题活动强化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