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现将烈山区残联2024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残疾人证办理
烈山区现有持证残疾人7473人,其中,视力855人,听力497人,言语99人,肢体残疾4323人,智力756人,精神774人,多重169人。上半年新办残疾人证175个,到期换证137个。其中,跨省通办残疾人证16个。
(二)五项民生实事
1.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 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完成审核审批、录入中残联系统353人,5月初已完成打卡发放。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完成了档案审核、系统录入,3月份安置145名儿童进入机构参加康复训练,并于4月上旬对市内机构进行了第一轮督查回访。
2.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3月19日组织镇(办)开展项目培训。镇(办)前期摸排改造需求193个,区残联逐一入户评估,确定改造需求170个。现已完成110户的入户测绘工作。计划7月上旬进行项目招投标。
3.“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 居家托养服务 4月份中旬通过招标确定暖万家为居家托养项目服务机构。4月下旬组织服务机构与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见面并开展项目培训,服务机构人员随即入户评估,于5月初开始入户服务。区残联已完成服务对象信息录入并于6月4日起督查机构服务质量,走访残疾人家庭。
寄宿制托养服务 2家机构为7名残疾人提供寄宿制托养和1名日间照料服务,4月拨付一季度运营补贴1.6万元。区残联分别于1月、3月督查寄宿制托养机构安全情况。
4.残疾人培训 为150人提供培训,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人,民生实事项目——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数90人。通过招标确认烈山区新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为残疾人培训项目服务机构。5月中旬与机构签订合同,5月下旬至今分别在烈山镇、宋疃镇为60名残疾人开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杨庄街道、古饶镇为90名残疾人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
5.教育救助 计划为420余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教育救助。其中,高等教育、中职阶段残疾学生35名属于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老生复核,于9月启动新生申报工作。
(三)其它业务工作
1.文化体育宣传工作
借助爱耳日、学雷锋志愿服务、助残日宣传残疾预防知识,普及惠残助残政策。2024年上半年发布工作信息54篇。其中,安徽省残联采用3篇,安徽经济新闻网1篇,淮北日报7篇,淮北新闻网2篇,淮北市残联网站30篇。
2.孤独症儿童融合活动
组织孤独症儿童参加淮选学校科普大篷车科技宣传活动,帮助特殊儿童近距离探索科学的奥秘,过上了科普节。
3.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
就业援助月。1月,配合区人社局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发放惠残政策宣传单1000余份,收集招聘岗位130余个,走访服务残疾人失业家庭7户,摸清有就业意向的残疾人68人,帮助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就业需求调查。2月,工作人员走访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参加历年实用技术培训的情况,掌握残疾人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意向。
就业招聘。3月22日,组织5名残疾人参加市残联组织的安徽金富士食品有限公司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就业创业补贴。镇(办)摸排上报残疾人创业补贴意向8户,阳光大棚1户,镇(办)已上报申请材料后,待区残联入户核查并审核申请材料后完成补助发放。
辅助性就业。2023年8月区残联将淮北市敏航服饰有限公司确定为“烈山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企业安置残疾人11人灵活就业,每月工资800元,区残联向机构补贴每人每月643元,自2024年5月起,机构为11名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每月工资1930元,帮助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稳定就业。
4.生活保障工作
春节慰问。投入1.6万元走访慰问残疾人32户。
六一慰问。征集港利实验小学、海孜实验小学的20名困难、留守儿童的“微心愿”,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和书籍、篮球、足球等慰问品。
残疾人两项补贴。1-5月配合民政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11604人次发放生活补贴59.5万元,为重度残疾人18609人次发放护理补贴147.91万元。
5.适龄儿童受教育情况核查
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适龄儿童受教育情况核查,通过比对确认在册适龄残疾儿童193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就读20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24人,送教上门26人,康复训练等情况23人,缓学4人。已入学(已落实学籍)的适龄残疾儿童193人,入学率为100%。
6.残疾人精准康复
辅具适配任务数94人,已为94名残疾人提供适配服务。残疾人精准康复需求513人,已服务444人,服务率86.5%。联合卫健委为7373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二、取得成绩
2024年5月,市残联印发《关于对各县区2023年度残疾人保障工作考核结果的报告》,烈山区残联承担的残疾人康复、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两项民生实事考核得分全市第一。承担的市级考核项目“残疾人保障”综合考核得分位列全市第一。
三、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能力宣传有待提升。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政策知晓率还不够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二是残疾人需求与现有资源不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愈发强烈,如电动轮椅、智能马桶等,而现实经济条件还无法满足。
四、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残疾人康复 完成第二批次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的审核并打卡发放补助资金,开展项目回访。督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提高康复质量,分别于6月、10月向机构拨付儿童康复训练经费。
(二)残疾人培训 完成150名残疾人的技能培训,挖掘岗位,促进就业、创业转化率。
(三)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督促设计方完成图纸绘制,“一户一档”确定改造方案,7月招投标确定施工方,9月底前完成170户的改造任务。
(四)残疾人就业创业 完成残疾人提供个人创业补贴、阳光大棚补贴发放;走访企业,挖掘残疾人就业岗位;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维护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益。
(五)教育救助 为420余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教育救助。其中,完成35名高等教育、中职阶段残疾学生的民生实事救助任务。
(六)生活保障 表彰10名优秀残疾人,为8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助;为90名困难新办证残疾人发放评定补贴;配合民政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七)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 组织全区专职委员业务培训,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入户摸排残疾人康复、教育、家改、文体等需求。
(八)残疾人文化体育宣传 组织开展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健身周活动、“五个一”文化进家庭等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宣传报道,解读惠残政策、记录残联工作、讲好残疾人故事,营造残疾人自立自强、工作者暖心服务、社会普遍关注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