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残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区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时间:2024-12-13 08:41

2024年以来,烈山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梳理总结机关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区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年开展法律法规学习3次,主要负责同志讲法治课1次,组织宪法法律知识测试1次。依托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每周例会、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残疾人保障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残疾人相关文件条例。依托爱耳日、助残日、残疾人预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5次,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残疾人学法、懂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效增强,依法依规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氛围愈发浓厚。

(二)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情况

区残联依法依规编制并在安徽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办事指南,同时按照办事指南公开的法定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提供政务服务。为残疾人线上办理服务事项,实现了办事“至多跑一次”。推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上线,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减少材料提交、减少信息项填写,实现一次申请、一网通办。免去了需要线下多次提交审核的繁琐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的同时也为残疾人带来了更便捷的办事体验。

区残联把就业帮扶和“走访拓岗”促就业作为深化供需、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走访企业,宣传安置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在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挖掘残疾人就业机会的同时认真倾听企业诉求,助企纾困,推动残疾人工作和营商环境优化共促共进。协助辅助性就业机构淮北市敏航服饰有限公司找厂房,企业主为残联负责人送上锦旗。11月以就业见面会的形式组织企业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助力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情况

区残联聘请安徽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法律顾问,协助区残联把关项目协议,解答区残联在法律法规、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确保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效推进了单位法治建设。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委实施细则,坚持刀刃向内,召开残联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3次。通过正面典型引路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学教活动4次。7月4日,组织党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永远吹冲锋号Ⅲ》等视频。7月30日下午,组织党员和公职人员参观淮北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并重温入党誓词。重大决策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和公众参与讨论,提升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区残联服务事项中未涉及执法事项。

(五)依法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情况

区残联设置专人负责残疾人信访维权事项,全年收到12345、政风行风热线反映问题17个,均得到及时回复和解决。注重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加大惠残助残政策宣传,传达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

(六)规范形成权力制约监督情况

能及时、准确在烈山区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发布残疾人服务相关事项,对补助类项目进行公示,依托群众对事项开展进行实时监督。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情况

主要负责同志能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通过法治宣传进社区、进机关,为工作人员上法治课,提升了机关的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机关学法用法氛围,助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宣传内容针对性不强

多为通用性法律条文解读,未充分结合残疾人在就业、康复、社会保障等特定领域面临的实际法律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导致残疾人对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二)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

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需求。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区残联将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残联系统落地生根。

(一)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站位

充分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增强残联系统依法治理工作的全局观,精心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完善各项工作举措。

(二)按照程序落实重大决策

严格履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议论抉择等程序性规定,切实落实对决策权限、内容和程序等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按法定程序制定、备案和清理规范性文件。

(三)增强宣传内容针对性

制定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等领域法律问题的宣传资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联合司法等部门深入基层社区以及残疾人较为集中的场所,开展多轮宣传活动,为残疾人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辅导服务。

(四)健全人才培训体系

制定年度法律知识培训计划,依托“三会一课”、机关例会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的法律政策解读等方面,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