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平稳有序。2024年实现营收约183.9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6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约144.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比78.6%;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39.1%,占比9.5%;6家商贸业企业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下降6.8%,占比7.8%;4家建筑业企业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下降23.8%,占比4.1%。6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剔除3家年底退规企业琪嘉日化、金辉建材、华云桩业)共实现产值127.23亿元,同比增长5.29%。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46个,本年新增入库项目1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7亿元,同比增长113.2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2.04亿元,同比增长288.03 %,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7.99亿元。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24年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75.3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6%,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签约数字经济项目3个,入园协议书8个,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30个。其中嘉和汽车热管理、国巡机器人、汉瑞5G光通信芯片生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瑞群新型环保建材、煋邦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乐顺佳项目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三)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开发区班子成员包园区、包项目制度,坚持“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发挥项目专班作用,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全力打通项目堵点难点痛点,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年开工工业项目15个,纳统项目12个,其中嘉和汽车、国巡机器人、汉瑞通信等5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入规。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二期、三期、四期共计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陆续开工。完成刘庄工业园道路提升改造,1.5公里陶博路延伸段建成通车。
(四)为企服务提质增效。全力助企纾困解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完成汉瑞、煋邦等23个项目立项、技改备案。园区贷解决6家企业融资2300万元,人才贷解决7家企业融资3480万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700亩、处置低效工业用地500亩,2024年全年累计供应各类建设用地7宗近700亩,有效保障瑞群环保、金马再生铝等5个项目用地。有效解决101.75亩土地办证历史遗留问题,7万平方米厂房办证问题正在化解。有序实施南区2公里淝河路供电配网、青龙山产业园4公里供电配网及电子信息产业园工程线路迁移改造输电工程,保障和晶智能科技、绿湖环保、国晟新能源等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园区2.5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成投用,保障企业住宿需求。专项开展国巡机器人产品推介交流会,市区2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已同大唐、国安、申能、通鸣矿业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正在深入对接。
(五)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精准帮扶企业降低成本,落实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办法,减免国晟新能源、程嵘新型材料等5家企业人防易地建设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1329.43万元。推进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减免纬科材料电力接入成本8.27万元。2024年,帮助17家企业申报市区扶持资金9488.72万元,帮扶绿湖环保、嘉和汽车、浙铝科技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275万元。实施国晟新能源、中煤远大、康美绿筑、和晶智能科技等26万平方米厂房45.95MW屋面光伏,企业综合用电价格由0.75元/度降至0.65元/度,每年减少电费支出约200余万元。引入10余家重点物流企业落户传化公路港,打通“淮北-江浙沪、广州、山东和全省”直达线路,服务和晶、国晟等50余家制造企业。专项补贴传化公路港物流企业528.59万元,综合物流降本10%左右。
(六)闲置资产加快处置。2024年,利用亩均英雄贷收购智能制造五区、六区、琪嘉日化、中冠新能源、龙威等闲置资产,涉及土地面积320亩,厂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加快企业招引入驻;梳理批而未供土地1554.07亩,2024年当年处理批而未供土地677.45亩。智能制造产业园五区、六区通过工业处遗方式完成收购并取得土地证。
(七)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定出台开发区内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和日常工作推进,根据考核情况,优化调整内部薪酬分配方案、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激发争先创优干劲。研究下发“管委会+公司”改革方案。搭建平台公司架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围绕园区发展,逐步开展融资、项目建设、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成立产业发展公司,探索开展招商工作,不断推动源淮公司向园区投资运营服务商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引进优质项不多。3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数量少,对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下,重大项目引进,特别是重大制造业项目引进难度较大,主导产业领域的延链条、强根基、补短板的大项目不多。
二是经济运行存在短板。从全年生产情况分析,产值稳定和增长企业共计31家,占比51.7%,突破性增长企业主要有亿宁钢构(增长7000万元)、千锂鸟(增长4000万元)、国润电力(增长3000万元)、浙铝(增长3000万元)、科宝生物(增长2000万元)、小牧马(增长1500万元)、协力重机(增长1400万元)。产值下滑企业21家,主要集中在建材行业,占比35%,重点有金龙机电(下降2.3亿元)、龙旺(下降2亿元)、中煤远大(下降7000万元)、福源(下降4500万元)、华铖门窗(下降4000万元)、金辉科技(下降3000万元)。因企业市场订单萎缩,停产半停产企业8家,占比13.3%,分别是康美混凝土、冠源、鹏淮、融泰、摩兰、恩彼、合鸣、南方气体。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工业经济方面。聚焦“一群三链”,落实开发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全面推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制落实。2025年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6.1%,重点培育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亿宁钢结构、嘉和汽车、千锂鸟锂电池、华宇工贸、程嵘新材料等企业),紧盯2024年入规企业达产达效(绿湖环保、赛昂动力、汉瑞通信等企业)。完成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31.6%(国安二期项目28亿元,二期、三期、四期工程1.5亿元,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0亿元,千锂鸟pack项目0.5亿元,厂外卸煤系统改造项目1.0亿元,平山电厂技改项目0.8亿元,国安超净排放项目0.6亿元,金马再生铝项目0.5亿元,智能设备生产0.5亿元,生物质秸秆项目0.5亿元,电子线束项目0.3亿元,瑞群新型环保建材0.2亿元,其余项目2.6亿元),计划纳统项目13个、培育四上企业1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3家)。
(二)招商引资方面。加强与驻外招商组、基金公司密切联系,千方百计“盯”紧项目信息转化,聚焦关键环节,推进项目加快签约、加快落地、加快投产。组建产业发展公司,推动源淮公司向园区投资运营服务商发展,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工作,确保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双丰收。支持恩莱科、年加工20万吨生物秸秆建设等新签约项目入规达效,加快推进喜尔康智能家居、光学玻璃盖板、新能源电池辊压钢箱体制造等项目签约落地,入库纳统。实现2025年全年新签约项目不低于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2个。
(三)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全流程跟踪项目审批、落地、建设、投产各环节,查缺补漏、精准施策,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国安电厂二期、享耀新能源等项目进展,推进千锂鸟二期工程建设,跟踪调度煋邦科技、金马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用好电子信息产业园专项债资金,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2025年上半年全部建投用。谋划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专项债项目,推进道路、电力、雨污管网等基础配套建设。紧抓机遇,大力推进设备更新项目申报等工作,全力以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四)闲置资产盘活方面。针对闲置资产,对已引进项目盘活的企业,加强引导帮扶,做大做强,对已收购的土地厂房,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及规划要求,精准对接新项目招引,更加高效盘活土地资源。紧盯冠鑫源(104亩)、亨浩彩印(73亩)、宝迪工业园(331亩)等土地,待拍卖价格合适后,积极参与收购,加快腾挪发展空间。通过出租租赁方式完成金龙机电触摸模组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区、安徽蓬达食品有限公司等低效用地企业处置。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完成千锂鸟二期、圣方机械、中煤远大二期等地块供地,待东部新城控规批复后,启动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加快杜楼王庄、恒泰物流园等批而未供土地处置。
(五)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持续推进人事改革,严格落实开发区目标任务考核,根据任务落实情况严格奖惩。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将园区内相关资产逐步划转到源淮公司,2025年上半年完成股权划转,做大源淮公司资产规模。积极对接金融机构,重点开展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及供热管网项目融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项目融资6680万元,园区供热管网项目融资1.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业务融资。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运用公司化运营招商引资的新方式,通过产业招商、基金招商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能力。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厂房租赁、维修、水、电、供热蒸汽、人才公寓等各种物业服务。
(六)安全生产方面。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一是坚持源头治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安全检查计划,以聘请安全专家为技术支撑,重点企业年内不低于3次检查,其它行业企业年内不低于2次检查。二是强化监管举措。推进园区新、改、扩项目开展安全设施“三同时”及老项目补做安全设计诊断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开展“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增加巡查检查频次,进一步规范出租和承租行为,消除监管盲区;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讲座,采取以会代训、以案释法等方式,邀请省、市安全专家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三是推动企业自查自纠常态化。根据园区企业行业特点,制定机械加工等九大行业安全生产明白纸,督促企业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建立详细的隐患排查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将安全隐患消除在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