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 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古饶镇 2025 年政府工作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还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依照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秉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发展理念上,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两大关键要素。不仅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及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还要积极扩大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持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力求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为 “十五五” 规划实现良好开局筑牢坚实基础,奋力谱写现代化生态古饶的崭新篇章。
二、2025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财政总收入:预期增长 10%,反映出古饶镇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信心,通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带动税收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体现了古饶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投资等方面的积极谋划和推进,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表明古饶镇致力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意味着古饶镇将采取措施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挖掘消费潜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 3%,这一比例的增长旨在保障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其他指标严格按照上级指示落实到位,体现了古饶镇对上级政策的高度执行力。
三、为实现目标重点开展的工作
(一)加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提速发展
抓实项目谋划:紧密关注上级政策、投资和资金投向,针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领域,及时捕捉政策信息,精准把握政策要求。积极谋划烈山区全域旅游古饶镇通勤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古饶镇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 5 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既有助于补齐发展短板,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惠及民生,为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奠定基础。
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难题。科学规划发展思路和村庄布局,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预留充足的国土空间。推动通创仓储物流、东部风电场等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并达到预期效益。同时,持续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境。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深入了解经济运行状况,持续推进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使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充分利用市区服务人才政策,借助科技小院,挖掘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人才资源,帮助企业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二)加力推进转型升级,做强优势产业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推进 10 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区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26 万亩以上。依托木兰牧业、昌农农牧等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畜产品屠宰初级加工和绿色食品深加工。扩大黑花生种植规模,加快食用菌基地建设,推动艾草企业入规,构建 “1+N” 古饶特色农产品体系。
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探索人文历史、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品牌和精品项目。推行 “强村公司 + 村集体” 发展模式,利用殷楼柳编、南园布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星空田园景区和红色草庙的文旅带动作用。培育支柱性服务业产业,打造沉浸式红色研学基地,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积极申报古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 “科技小院”,开展农业技术创新、科普宣传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 “艾草小镇” 名片,引导种植大户申报 “三品一标” 认证,做好古饶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申报。开展工坊振兴六项行动,推进王店村、秦楼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加力推进 “三农” 工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激活发展动力:结合耕地占补平衡,精准核算谋划项目的土地要素。在完成全镇土地复垦和增减挂的基础上,提升土地增值收益。试点支部领办 “示范田” 行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 30 年工作,巩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利用古饶镇金融客栈,开发特色金融产品,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改善乡村环境:积极申报 2025 年南园省级精品示范村、新村花园庄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王店蔡圩庄市级和美乡村中心村。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新北沱河流域水质提升,压实基层监管职责。开展况楼、赵楼社区周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和村道提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
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推进新风花园、荣盛花园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关注农村特殊群体就业问题。依托兴农电商直播基地,提供综合服务,强化 “新农人” 培育和 “新三农” 模式推广,带动农民增收。
(四)加力推进普惠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对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探索 “医养结合、多元发展” 模式,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
提高民生服务水平:聚焦社保、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探索社区 “一岗通办” 改革,解决 “民声呼应” 交办问题,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依法解决群众烦心事,推进滨河路两侧违建拆迁。推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深化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引导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行动。落实 “双减” 政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全域文明创建,扩大优秀文化影响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五)加力推进创安创稳,统筹发展安全
坚决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抓实基层治理项目,凝聚治理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支持群团组织工作。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做好防汛抗旱等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依托 “古饶镇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用好基层治理载体,提升服务质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 “一村一警” 全覆盖,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六)加力推进自身建设,打造有为政府
坚持强基固本讲政治:完善 “第一议题” 制度,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以抓落实贯穿政府工作始终。
坚持敢作善为转作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政绩观的论述,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接受多方面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群众。
坚持求真务实守底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化纠治 “四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整治 “微腐败” 问题,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
四、2025 年重点谋划 “八个一” 新举措
一块 “高标准农田灌溉区”:整合现有高标准农田,争取上级资金,打造 10 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区,通过物联网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增加土地收益,带动农民增收。
一个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镇定位,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申报古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一个 “艾草产业园”:盘活前岭矿低效闲置用地,招引艾草企业,打造集储存、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艾草产业园,推动艾草企业入规。
一条 “精品旅游线路”:串联 “竹邑谷山 — 红色草庙 — 人文赵集 — 星空田园景区”,挖掘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价值,打造文旅服务新模式。
一个 “电商直播平台”:利用兴农电商直播基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广特色产品,申报古饶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
一个 “物流基地”: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加快通创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鼓励物流企业集约经营,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全区发展。
一片 “宜居社区”:在赵楼、况楼片区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规范社区周边建筑建设,盘活低效闲置土地,为发展蓄势。
一种 “养老模式”:以前岭社区为试点,采用 “政府 + 市场 + 公益” 模式,引进服务企业运营,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