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现将杨庄街道2024年重点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000万元,同比下降-20%,预计全年完成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全年完成3.0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68%,预计全年完成1.3亿元;限额以上社会零售品销售累计完成2533.3万元,同比增长9.03%,预计全年完成3025.4万元。
一、2024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攻坚克难,推动项目建设。完善老城区文化服务配套,龙波美术馆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墙面贴砖、门窗装饰,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将成为烈山区唯一一座美术展馆。拓展工矿文化街区建设,一矿1958文创街区项目2号、3号楼主体建成,4号、5号楼正在施工,打造皖北工矿风文化街区。全力保障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矿区生活环境,南湖雅苑综合体项目40号楼、42号楼主体建设均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墙面粉刷,御龙湾项目24号楼、25号楼均已封顶,力争年底实现保交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铁运、淮选两个社区的屋顶防水及雨污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已完成,群众反响较好。
(二)齐抓共管,理顺资产管理。全力抓巡查整改,全面清查公有资产,摸排公共用房710处、商铺121处,建立资产清单,明确专人管理,规范望阳小吃街经营,依法打击侵占、转租公共资产行为,依法追偿拖欠房租66万元,清理违规侵占商铺24间,实现公共资产增值130万元。
(三)联营合作,发展集体经济。杨庄、黄桥、二郎庙社区分别以资金、资产、资源入股合作,成立杨庄联合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整合各方优势,优化结构,完善主营内容,先后承接物业服务、光伏安装、食品加工、工程建设等业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
(四)坚持底线,提升城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有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实施各项民生工程。1-10月,共发放城市低保保障金246.16万元,为孤儿、百岁老人、80岁以上老人、困难残疾人等发放各类补贴合计134.08万元,向79户特扶对象发放慰问金66.3万元,为614户家庭发放独生子女费4.6万元;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1.64万元,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计566人。结合迎春节、送温暖等系列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困难退役军人、计生贫困家庭、困难残疾人、辖区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及慰问金等。补足城市生活短板,辖区内停车位共计3000余个,充电桩共计4000余个。常态化开展工人村大街及校园周边环境秩序集中整治、违搭乱建专项整治等行动,整治私搭乱建30余处。望阳美食街“瓶改管”工作共计126户,现已全部改造完成。取缔雷河北岸违法经营3处,进一步规范望阳美食城、工人村菜市场管理,市容市貌持续改善。
(五)创新举措,抓好基层治理。一是全力推进卫生城市创建与文明创建工作。“双创”工作遵循“建设硬件、强化软件、注重实效”的原则,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二是着力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发挥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多网合一”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社区合伙人”等治理新模式、深化“红色物业”建设等措施,基层治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持续加力,保障社会安全。一是信访维稳工作持续加强。严格执行街道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感满意度、反电诈、反邪教、养老诈骗等宣传,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二是安全生产工作持续不懈。定期开展企业、建筑工地等安全督查,重点开展泡沫夹芯板房、瓶装液化气及用电、用火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安全形势总体态势良好。三是环保工作成效显著。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国控点周边污染源管控,重点抓好餐饮油烟、工地扬尘专项排查治理、全年全域禁烧等工作,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生态颜值勃发新活力。
二、2024年主要工作亮点及成效
2024年,杨庄街道以打造工矿文化特色街区、文化阵地为抓手,积极探索矿退社区“善治”新路,致力打造基层治理工作亮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服务精细化。探索“居民会客厅”一站式服务,将居民办事大厅转变为“会客厅”,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二是养老嵌入式。探索养老新路径,以新杨社区为试点,依托烈山区三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因地制宜推行“居家+社区+机构”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
2024年,南湖社区梅杨新村小区被拟命名为“皖美红色物业”省级示范小区,目前已公示结束。
三、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5年,杨庄街道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理念,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大局,精准定位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突破领域,积极应对工业发展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加快城市更新进程,强化民生保障措施,努力使各项工作在全区取得领先地位。
2025年杨庄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达到51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3%,达到3.2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1.54%,达到1.5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5.33%,达到3186.8万元。
(一)多措并举,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上级各项惠企政策落实,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和水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积极培育社消零、电子商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努力增加财政税收。积极挖掘新税源,抓好经营性资产管理,提升财税收入总量。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招商信息,重点围绕城市更新、现代服务业等项目,聚力招大引强。五是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盘活社区闲置“三资”,大力扶持社办企业,力争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二)优化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积极落实项目要素保障,全方位跟踪服务重点项目。督促御龙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继续跟进一矿1958文创街区项目,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力争项目早竣工早运营。积极与区城市更新建设发展公司对接,做实做细规划设计、房屋征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全力跟进服务保障青龙山智慧物流园(一期)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三)持续加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沟通协作,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探索数字社区建设,搭建数字完整型社区平台,引进上海飞南轩智慧社会建改项目,推动城市环境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四)聚焦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抓好劳动就业、卫生健康、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建设,以物业管理规范化带动社区管理规范化。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做实做细信访维稳工作,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