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区农林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洪新年:解读《烈山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烈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9-08-31 09:47

为加快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徽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若干政策》《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考核办法(试行)》(皖政办〔2018〕35号),《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 计划(2018—2020 年)》(淮政办〔2018〕28号)等文件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以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环节,建立健全设施升级、集中处理、多元利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等支撑体系,大力培育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的现代环保产业,加快推进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我区畜牧业绿色发展。现区农林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洪新年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相关背景及过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7〕83号)、《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 计划(2018—2020 年)》(淮政办〔2018〕28号)等文件精神,做到“工作目标具体、支持政策具体、落实责任具体”,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种养循环发展长效机制,使之成为畜禽养殖环节中常态化的生产方式,实现畜禽粪污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禽养殖向生态畜牧业、循环畜牧业转型升级,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达标提升的良好格局,促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2020年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三、主要内容

2019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畜禽粪污治理专项资金52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27万元,省财政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畜禽养殖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和输送管网等关键治污环节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支持第三方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利用中心(有机肥厂)建设。

1.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根据我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粪污处理适宜采取种养结合、发酵床降解模式,即干清粪+堆肥发酵+还田利用技术。主要支持建设雨污分流、粪肥管网、固体粪便暂存池、污水暂存池和购置吸粪车等。其中,固体粪便暂存池建设应为砖(红砖24墙)混并水泥抹面,地面水泥硬化,高于池周地势,防雨水倒灌,做防渗处理;防溢墙高不低于1米,并匹配加设防雨设施。污水暂存池建设应为砖(红砖24墙)混凝土结构并水泥抹面,池体具有抗压防震、防开裂、防跌落等功能,内壁、底面做防渗漏处理,底面高于地下水0.6米以上,配套密闭防护设施,并设置明显的警告警示、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标志。

2.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有机肥厂)建设。实施粪污收集运输、发酵处理、有机肥生产加工、循环利用等建设,主要支持建设粪污储存与深度发酵棚、购置粪肥运输设备、铲粪车等。

三、创新举措

《实施方案》在实施路径上,重点突破与全域推进兼顾,紧扣“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科学治理路径,提出围绕畜禽养殖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实施畜禽粪污重点治理工程,推进设施升级、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政策扶持等支撑体系建设,发展框架合理,突出项目支撑,有新意有亮点,并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1、持续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将畜禽养殖场向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循环发展的畜禽粪污资源化机制。同步做好畜禽粪污普查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养殖场(小区)户的基本情况,按一场一档的要求,登记造册,达标销号。积极探索更为适宜畜禽粪污资源化模式,为全力推进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绿色化等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2、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狠抓畜禽粪污清洁行动,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努力开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局面。

3、创新畜禽粪污处理运作机制,依托畜禽粪污整区推进项目为依托,以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购建和改造提升为重点,健全政府主导、业主主责、第三方机构参与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粪污处理及资源化的积极性,积极培育第三方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到2020年基本实现“分散收集、集中处理”与单户收集处理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模式,构建运行通畅、有序高效的畜禽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条体系,推动农牧一体发展,全域实现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