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潘秀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持续加强城市管理,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队伍建设方面
1. 强化培训机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城管队员开展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集中培训1次,累计培训8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队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将持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拓宽队员的知识面和视野。
2. 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队员的日常工作表现、执法规范程度、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对表现优秀的队员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规违纪的队员严肃处理,增强队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二、关于优化执法方式方面
1.错峰上岗+延时值守:科学规划市容管理区域,对人流量大的区域,在高峰时段禁止摆摊设点;在夜市时段,引导摊贩进入指定区域规范经营,设置明显标识和经营时段提示牌。弹性排班制度:在上下班高峰(如早7:00-9:00、晚17:00-19:00)及夜市活跃时段(如晚18:00-23:00),实行“错峰上岗+延时值守”模式,延长执法人员巡查时间,确保重点时段无管理真空。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高峰时段专项巡查小组,针对流动摊贩聚集、非机动车乱停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开展高频次、机动式巡查,快速响应并处置突发情况。
2.推广柔性执法: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在日常执法中,对于首次轻微违法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要采取教育、劝导、告诫等方式,督促当事人自行改正。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柔性执法100余次,有效减少了执法冲突,提升了执法效果。
3. 加强科技应用:加大了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控、快速处置,监控范围覆盖城市主要区域。通过平台,今年已发现并处理城市管理问题373件,处置效率大幅提高。同时,正在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关于加强宣传引导方面
组织开展了“城管面对面”“城管进社区”等活动,邀请市民群众走进城管,了解城管工作流程,征求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今年已累计开展此类活动22次,参与市民达到2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您的建议,持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我单位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和监督我区城市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