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作者:烈山区政府发布时间:2012-01-17 00:00

一、五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3889万元增加到1.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07元增加到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26元增加到6200元,年均分别增长18.9%、31%、11.6%和15.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3亿元,工业增加值由2.8亿元增加到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7亿元增加到1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2.8%、62.8%和18.8%。

     ——城乡发展取得新变化。新东外环、南外环、长山南路、沱河东路、烈青路、龙脊山路建成通车,主城区供水和天然气工程全面完成,城区环卫保洁路段由10公里增加到40多公里,城市化率由2010的36%提高到52.7%。惠及23个村9.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使用。建成农村公路210公里、户用沼气池4130座、垃圾中转站5个,改水改厕5000座。新打机井1120眼,新建各类桥梁975座,灌溉站、涵闸13座,疏浚沟渠236公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23家发展到7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5家发展到13家。五年累计输出务工人员1.1万人,群众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加。开放式村部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居民集中区、公租房、廉租房和安置房等加快建设,烈山花园、明珠花园、香港街、洪庄一二三期安置房已交付使用。洪庄、榴园还分别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和“安徽省生态村”荣誉称号。

——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综合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水管体制改革、公务员津补贴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等全面完成,镇(办)财税体制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五年来,累计引进30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56个。成功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天津宝迪落户烈山,年屠宰 200万头生猪、5000万只肉鸡深加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国购汽车主题综合体、南湖光影文化传播基地、金龙电子、精密锻造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甚至超十亿元的大项目相继签约或开工建设。省级烈山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筹建。刘庄、吴山口、新蔡等工业园区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全区5.2万户农村家庭。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10.7万平方米,新(扩)建乡村青少年宫8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50所。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和机关科室负责人20名,进一步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新农合参合率达96.2%,仅2011年就报销各类补偿费用2830万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两非”案件实现突破。区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烈山电台正式开播,淮北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央视“爱国歌曲大家唱”走进烈山,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启动。“阳光村务工程”和“难点村”治理成效明显,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人员工资待遇大幅提升。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镇、村两级换届、15个“村改居”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区)”。荣获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区)”和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区)”称号,获评全省教育督导考核优秀等次,荣获全市“‘十一五’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

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事务、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方志、保密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回顾过去的五年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 大力落实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全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 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和城乡统筹,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 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全力推进城市快速发展。

——大力加强勤政廉政和执行力建设,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七次、区第六次党代会和区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打造商贸旅游文化基地和山水生态新城区,努力实现城郊区向新城区、工矿产业向新兴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资源依赖型向山水生态型转变的目标,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新烈山。

综合考虑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客观条件,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烈山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增质扩容提速,战略发展平台更加坚实。大力改造提升建材、煤炭等传统产业,加速壮大食品、电力、机械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进综合实力的大提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

——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增城市道路65公里,改造乡村道路200公里。全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公租房、廉租房和安置房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到65%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突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坚持商贸强区不动摇,全面推进商贸旅游业发展。围绕“两山两湖”的全面开发,构筑“水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框架,培育壮大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商贸物流企业,着力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商贸旅游基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推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商品房开发超10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全面促进转型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形成创新创造、创业创优的浓烈氛围。支持安徽宝迪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投资和产能,努力建成皖北地区农产品加工的领军企业。

——坚持文化强区不动摇,全面增强城市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国购汽车主题综合体、南湖光影文化传播基地、洪庄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初步成为我区新的战略支柱产业。

——坚持社会和谐不动摇,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达到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达到75亿元,力争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0%以上,达到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达到7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增强赶超意识,加快提升烈山综合实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工业“三年倍增计划”,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全力推动食品工业加速发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争取立项建设国家级暨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努力推动烈山由工矿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深化政银企合作对接,落实小微企业减免奖补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20家。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招商引资、东部新城开发、市经济开发区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城乡一体化等五大类109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帮扶重点项目机制,全力抓好洪庄文化产业园、南湖雅苑、精密锻造等30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国购汽车主题综合体、南湖光影文化传播基地等43个新开工项目,扎实做好龙脊山综合开发、天裕煤焦铸循环经济园等36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度完成重点项目投资60亿元以上。主动服务大唐虎山电厂、平山电厂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倾力打造安徽宝迪食品科技城,积极支持企业上半年完成股权改制,下半年筹备上市,确保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编制烈山经济开发区11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开工建设园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完成烈山经济开发区扩区3平方公里目标任务。着力打造太山、马桥、赵集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发展平台和项目建设的新提升。加快推进烈山经济开发区科创大厦建设,提高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开工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完成3.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确保外来企业能够在烈山迅速落地生根。积极配合做好市开发区新区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一期“九通一平”,力促30万平方米安置房早日交付使用,快速启动二期土地征收工作。加强园区闲置土地清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全力打造工业新城、山水生态新城区和商贸旅游文化基地的战略目标,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创意文化、商贸旅游等产业板块。注重选商选资,以有限空间承接大产业。积极参与筹备首届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依托煤矿机械博览会、塔山石榴旅游文化节等节会平台,加大烈山宣传推介力度。紧盯天裕煤焦铸循环经济园、海螺集团、锡通产业园等大项目洽谈,努力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确保提前完成市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切实增强城市化意识,加快推进烈山协调发展强力推进新区建设。坚持机关办公、文化休闲、商业网点、教育、卫生同步规划、同步跟进,强化新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烈山政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实施花鼓山景观绿化,全力配合做好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市委党校新校区、市职教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完成房屋征收6850户10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积极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内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150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加快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全力配合做好梧桐南路、沱河中路、卧牛路东段工程施工,加速推进相烈一体化。用足用活省、市扩权强镇政策,尽快启动宋疃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做好烈山镇和古饶镇为民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前期工作,不断完善杨庄办事处商贸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太山、马桥、赵集等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创建投入,建立健全文明创建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抓好市容市貌综合治理,强化街面公共卫生秩序日常管理。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加强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指导农民依法依规建房,健全城市规划区拆违控违长效机制,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5万亩。积极推进宋庄、郑岗子采煤塌陷村庄搬迁工作。加强华家湖、南湖周边污染源排查,积极推进龙岱河综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关停“五小”企业,引导规划区内企业“退城进区”,单位GDP能耗降低4%。加强南湖、东湖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完成东部山场绿化6850亩。

     (三)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加快推进烈山统筹发展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实施现代农业“一带三园”规划,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东部经果林建设,扩大灵枣规模,延伸石榴产业链。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新增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好1.5万名农民和1890名农村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改造乡村公路11.8公里,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榴园、和村、赵集等6个村为试点,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和居民集中区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商贸、工业、居住和社区等空间布局,增强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切实加快凤凰新村、新安小区、丰山花园等11个居民集中区建设。

      (四)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推进烈山跨越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促马场街商业综合体项目早日实施,打造区域性产品集散中心。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健全城乡市场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培育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力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8亿元,增长17.5%。

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深入推进“两山两湖”科学开发,加快国购汽车主题综合体、南湖光影文化传播基地、洪庄文化产业园、南湖迎宾馆、龙脊山、塔山农家乐旅游等项目建设,南湖西岸景观项目投入使用,培育塔山明清石榴园、龙脊山天然“氧吧”等旅游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积极弘扬主流文化,大力弘扬“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煤城精神,积极开展“喜迎十八大、共建文明城”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发展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升“南湖之声”影响力。切实保护好石山孜、大方寺、青龙寺等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蔡顺故里、炎帝之乡和张果老传说等文章。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向社会开放,健全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切实增强民生意识,加快推进烈山和谐发展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提高财税征管水平。抓住省、市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措施、拓展提升,让全区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服务,确保全年新增就业3000人。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落实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市下达任务。全面深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大“两非”打击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加强基层统计力量,推行“在地统计”和“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统筹抓好机关事务、档案、地方志工作,切实推进国防教育、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红十字会工作。重视和推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加大区领导带班联合接访力度,积极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加强村级“说事室”规范化管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烈山”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类安全生产领域隐患排查,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加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增强本领。

  (二)坚持求真务实,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三)强化工作执行,做到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四)坚持科学决策,做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

  (五)坚持勤政廉政,做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