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立足烈山中心校实际,强化教研引领作用,优化教研工作机制,整合九所学校教研资源,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中心校整体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二、 工作重点与主要措施
围绕年度目标,本学年度教研工作将重点聚焦以下领域:
1.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工程:
①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 组织中心校层面青年教师(教龄5年内)优质课评选活动。分学段(小学、初中)、分学科进行。旨在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教学风采,选拔培养教学新秀。
②教师新教材培训。 针对起始二、三年级或教材变动较大的学科,组织全覆盖、深层次的新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策略培训。邀请专家、教研员或骨干教师主讲,注重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③“青蓝工程”结对成果展示课。 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成果展示活动。由徒弟执教汇报课,师傅进行点评指导。旨在检验结对成效,促进经验传承。
④读书分享会。围绕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前沿、学科核心素养等主题,定期组织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可采用线上打卡、线下沙龙、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升理论素养。学生读书沙龙,分享读书心得和阅读笔记展示。
⑤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
2. 教学常规优化与质量提升行动
①抓好业务视导。 继续加强对九所二级学校进行教学业务视导。视导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观察、教案作业检查、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等。视导后形成反馈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②纠错本使用研讨交流。 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交流分享学生“纠错本”(或“错题本”)的有效使用经验和方法。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利用纠错本进行反思、巩固与提升,形成可推广的操作模式。
③党员示范课: 由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执教示范课、研究课。聚焦核心素养落地、教学难点突破、信息技术融合、有效学习方式等主题,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范例。
3.教研机制完善与资源共享:
①业务负责人会议。 定期召开中心校下属九所学校教导主任(或分管教学副校长)联席会议。通报中心校教研工作安排,交流各校教研动态与经验,研讨共性问题,部署重点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步调一致。
② 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利用好现有课题资源,督促已立项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力争4个市级课题按计划结题。
三、行事历(2025年秋季学期)
月份 |
工作内容 |
备 注 |
|
2025年9月 |
1.学期初业务负责人会议 2.启动“青蓝工程”新学年结对工作 3.组织新教材培训研讨活动 4.学期初业务视导(侧重开学常规) 5.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 |
||
2025年10月 |
1.举办中心校“青蓝工程教学成果展示课”活动(一)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交流 3.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拔 4.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学比赛 5.读书分享会,布置阅读任务 |
||
2025年11月 |
1.举办中心校教育教学能手比赛 2.期中业务视导(侧重课堂教学与教研) 3. 聚焦期中诊断分析,作业设计研讨。 4.组织教师参加烈山区2025年第二期名师大讲堂活动 5.与人民路学校举办联谊教研活动 |
||
2025年12月 |
1.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 2.召开纠错本使用经验交流会。 3.业务负责人会议(二):期中总结,视导情况反馈,问题研讨。 4.读书分享会:交流分享(学生)。 5.举办中心校“青蓝工程教学成果展示课”活动(二) |
||
2026年元月 |
1.青年教师成长阶段性考核 2.做好期末学生检测、反思总结 3.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
四、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中心校校长室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教研室具体负责计划的制定、实施、协调与评估。各二级学校校长、教导处主任为本校教研工作第一责任人,确保计划有效落实。
2.制度保障: 完善中心校教研工作管理制度、业务视导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研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等,规范教研行为,激励教师参与。
3.资源保障: 保障教研活动所需经费(专家聘请、培训、资料、竞赛奖励等)。加强中心校教研室自身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教研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共享资源库。
4.评价激励: 将教师参与中心校及本校教研活动情况、取得的教研成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5.宣传推广: 利用中心校网站、公众号、工作简报等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教研活动动态、优秀经验和典型人物,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本计划旨在为全中心校2025学年秋季的教研工作提供清晰指引。中心校教研室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细化,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推动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烈山中心学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