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以集体备课,传帮带活动 ,对外公开课,课题研究和校本主题继续教育等活动形式为主要阵地,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实施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教师的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挂钩。
(1)一年内,教研组必须安排本组的每名专任教师上一次教研课,无故不上课者,扣除当年年终岗位目标考核分和绩效考核分各2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本教研活动。按时参加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等相关活动,由教研室负责考勤,与本学期的绩效工资挂钩。
(3)根据教科室和教研组的工作安排,所有的专任教师配合搞好各类课外学生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读书活动和各种竞赛等。不按要求配合者,一次扣除年终目标考核分和绩效考核分各1分。
(4)要求每名教师一年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5)制定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核心备课组成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李明
副 组 长: 张宏伟 余恒庆 丁群芳 任明军
成 员: 李永刚 张玉龙 汪水生 各教研组长
办 公 室:李永刚
职 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邀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淮北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