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淮北市第七中学发布时间:2024-07-11 10:11

2024年上半年,淮北市第七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校训,践行“着眼整体、注重个体、文化引领、特色发展”这一办学理念,一学期以来,学校着眼于精细化常规管理,丰厚办学内涵与底蕴,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一个中心

学校始终以党的领导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新的学校班子队伍,建立健全《淮北市第七中学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淮北市第七中学书记校长基础性沟通制度》等规章制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规范抓好学校党建各项工作。

1.学深悟透“提神醒脑”

学校党总支紧扣目标任务,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书记上党课为载体,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打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党员教师们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大学习”等线上资源,认真研读党的文件书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摘录学习笔记,提升个人理论水平;组织党员同志观看《榜样8》,自觉致敬榜样、主动见贤思齐、践悟初心使命;组织观看《党纪学习教育视频》3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2.精准服务“补钙强基”

学校党总支坚持服务至上,不断创新服务方法。学期初,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我为七中做贡献”校园铲雪活动;以党建带团建,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参事会,关爱学生成长;一月份,与杨庄社区关工委携手共建,开展“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孝亲敬老共联欢”活动;2月份,联合淮北市书协烈山分会,开展“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写春联送春联活动;3月份,开展“日行一善事,家园更美好”系列活动;4月份,开展“逐梦青春心向党,感恩家国勇担当”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5月份,组织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6月初,组织党员和团员志愿者为高三考生折葵花、粽子,送祝福活动;组织党员教师为高三学子高考爱心送考系列活动,聚焦思想引领,打通精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紧扣两个抓手

有序是有效的前提,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致力于常规管理精细化、艺体教育精准化,日语、俄语品牌化,更大效度的辐射优势、扩大学校影响力。

1.常规管理细致入微

学校教务处制定了一系列常规管理方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调研、听课、访谈以及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等方式督促各项管理规定的落实。本学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方面,通过对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和监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课程开设和教材选用方面,科学开设课程,认真审核并选用了相关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严格筛选和推广使用,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和适应性;在学生选课和学籍管理方面,分科选班“尊重个性、自主选择、兼顾校情、科学指导”,使分班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通过建立健全的选课系统和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有效组织了学生选课和学籍的录入、保证了学生选课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率;在考试组织和监督方面,学校精心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期中和期末六校联考,组织高三年级学生参加淮北一模、二模联考等大型考试,通过建立考试安全保障机制和监考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考场秩序和考试结果的监督和管理;在教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积极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课程管理、选课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提高了学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落实“五大行动”上,全校一盘棋,学生思想进步,学习质量提升、体育锻炼常态化、美育多点开花、劳动不断创新,切实做到了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

学校教研室健全了教科研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教科研管理实效。教科研常规工作主要抓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并以集体备课打造精品课堂,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赛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高一、高二教师做高考模拟卷,让教师时刻关注命题动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关注教师的二次发展,组织开展中、老年教师公开课和示范课。

学校团委和政教处时刻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紧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的团课,每两周一次的学生参事会,半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活动,构建校、团、家协同育人新阵地;利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开展“别样的日记,尽显雷锋精神”实践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手工扎花献烈士,传承精神寄哀思”祭扫烈士墓活动;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了“弘扬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五四征文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等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体验,滋养生命,品味在成长律动中的幸福滋味。

后勤服务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加大物防、人防、技防的资金投入,从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学校安全措施;完善学校各种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坚持每周对学校消防、水电、宿舍、校内环境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教师车辆、食品卫生以及校园网络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努力创造一个整洁、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校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按新近学生资助工作要求成立贫困生认定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各项资助工作的推进和检查落实。建立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资助金管理制度、校内资助实施办法、免学费实施办法等工作制度。严格按文件规定不少于3%从学校事业性收费提取助学金。本年度我校校内资助各项资助124人次,共发放助学金5.07万元,占学校全年事业性收入约4.2%。

2.特色办学力铸品牌

2024年,学校强化艺体特色教育措施,发展学生艺术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学校成立了特色教育领导小组,由李书记任组长,丁群芳副校长主要负责,在对学生的宣传上,有针对性,主要对那些成绩中上的学生,鼓励他们走艺体高考之路。学校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建立健全艺体特色教育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做到权责清晰。学校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比如,郑翰同学在安徽省举行的“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李念祖在“奔跑吧·少年”2024年安徽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男子16-17岁组10000米比赛中勇夺金牌,学校分别给予二人1000元的学习用品奖励,纵俊杰荣获男子1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丁振峰荣获男子2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吴轩宇荣获男子4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学校也都给予相应的奖励。2024年,艺体高考再结硕果,艺术类双达线(文化和专业)74人,体育类26人,合计100人。学校艺体办学已经成为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三、扎实三项举措

1.实践与宣传共融

从常规管理到特色教育,学校每学期都有进步,有创新的做法,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以及各新闻媒体及时广泛宣传。本学期,万建英老师们共撰写教育通讯93篇,其中,1篇在国级媒体发表,《淮徐教研互动助力教育发展》发表于“人民网”,12篇在省级媒体发表,《有梦“足”够精彩》发表于“安青网”,35篇在淮北教育网发布,45篇在烈山政府网发布。2024年高一招生,学校制作招生宣传视频微信公众号5条。学校每次举办的活动,都有七中人的辛苦付出,每个七中人既是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在实践中积累、创造并无私分享,在留存印记、宣传成效的同时也促进学校进一步反思工作,开拓创新。

2.教学与研究同举

教研一体化,教学即研究,是每位教师的共识。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提炼成微型课题,进行针对性研究。继而将共性的问题融合成大课题,积极申报区级、市级,甚至省级课题。本学期我校课题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数学、化学、信息技术等三个课题申请立项。化学、政治两个课题等待结题。

本学期,我校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共同举行了以“探索实验型课堂”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的对开公开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共开设公开课22节,全市共有300余名教师前来听课并参加研讨,有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3.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并行

淮北七中领导班子且行且思,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我们对淮北七中办学理念和校训进行了重新定义,改成“着眼整体、注重个体、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和“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并写进淮北七中章程,这样更具时代性,更贴合淮北七中的实际。本学期,我们还结合教师的意见对《淮北市第七中学教师职称晋升打分办法》《淮北市第七中优秀教科研成绩奖励办法》进行了微调,这样更接地气。

四、突出四大成绩

1.2024年3月,黄艳老师参加省级优质课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李朋朋老师在淮北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获“市级一等奖”并推荐参加省赛;

2.2024年4月,烈山区委区委、区政府授予淮北七中“烈山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 2024年5月,共青团烈山区委授予淮北七中团委“烈山区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4.2024年6月,淮北七中高考喜获丰收,370人参加高考,达线人数191人,理科最高分618分,文化课达线91人,特控线上线26人。

回眸过去一学期,取得的荣誉、创造的业绩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展望未来,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留恋的最美好家园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追求。愿淮北七中每位教师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为烈山教育增光添彩!

淮北市第七中学

2024年7月11日